李江树和于全兴荣获首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 2007-12-15 20:30:04 来源:99艺术网:刘艳萍 点击:
2007年12月14日下午,李江树和于全兴经出席新闻发布会评审委员现场投票,赢得了首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每人将得到5万元奖金。


新闻发布会现场


侯登科纪实摄影奖组委会主任于德水


北京启雅视觉空间董事长考云岐


现场唱票

2007年12月14日下午,李江树和于全兴经出席新闻发布会评审委员现场投票,赢得了首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每人将得到5万元奖金。

在北京好苑建国商务酒店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组委会主任于德水介绍了评选整体情况及评选方式,他说“侯登科纪实摄影奖”于2006年连州摄影节上宣布启动,从2007年3月起开始面向全国征集作品,截止到10月31日,侯登科纪实摄影基金会共收到来自全国36个省、市、自治区,共110位摄影师的参赛作品,万余张照片,为了使评选公平、公正,把110位作者的全部资料都呈现给了评委。初评工作于2007年11月16日开始至12月8日结束,由评委独立进行评审,22位作者入围;今天复评,评委集中审阅,采取“三轮方法”,第一轮投票结果,剩下了11人,第二轮留下了6人进行终评,第三轮改变评选方式,每个评委针对6位作者整体的状况进行陈述与发表意见,并对每个作者进行分解式的分析,评判标准包括每个作者的专题的意义与价值;影像的表现能力;作者专题的完成度与发展空间;其它的参考项,主要是作者的经济状况,最终的获奖者在新闻发布会现场评选揭晓。

经过评委的投票选举,最激动人心的获奖者名单公布,李江树和于全兴以其作品的深度和独特的表现力获得了首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吴亮结合自己的经历高度评价了李江树拍摄的《老北京》,他说80年代的北京荡然不存,已经被暴力地撕裂,现在的北京充满了野蛮的、荒诞的高架路,李江树的作品让他感受到了照片背后城市的暴力,这种暴力都是以神圣的名义,国家经济建设、现代化、全球化为依托的。他说于全兴作品表现的是军人的家属,她们有壮烈的国家主义与建设边疆的理想,作军人的妻子,新老照片对比展现了岁月的沧桑,也表现了崇高暴力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

据了解,侯登科是中国当代纪实摄影的坐标式人物。他是一位在影像中对于人性的积极而深刻的恒久探索者。侯登科以他的苦难与尊严共存、温情与忧虑相糅的“现世”主义的纪实影像,为当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尤其是中国当代农村社会所发生的深刻的内在与外在的变化留下了宝贵的纪录。“侯登科纪实摄影奖”的设立源自侯登科生前遗嘱,将其作品进入市场所得全部用于奖励“像我一样工作的摄影师”。此奖项由北京启雅视觉空间、侯登科的妻子陈素珍女士、女儿侯小谨、侯一珏,生前好友于德水、李媚、杨小彦、陈小波、闻丹青、王征共同发起。其精神理念为:推动纪实摄影对中国当代社会生活的关注,充分理解人性,呼唤人类良知与社会公正,拓展纪实视野,鼓励纪实的个性化表达。

首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组委会由奖项的发起者、评论家、艺术学者等共同组成。本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组委会主任为于德水,副主任为考云岐(北京启雅视觉空间董事长),秘书为肖燕,组委会为王征、李媚、陈小波、胡武功、侯小谨、闻丹青,“侯登科纪实摄影奖”组委会学术主持为李媚杨小彦 顾铮。评审会委员由七位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和学者组成,包括阮义忠、李媚、李公明、陈丹青、吴亮、 杨小彦、 顾铮(按姓氏笔划为序)。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