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1日,《走遍中国----当代艺术生态大型系列报道》之走进成都篇,时至今日已深入成都好几天的时间。对于成都地区的艺术家目前的生存和生活状态、艺术机构的经营情况等也渐渐明了。
《走遍中国----当代艺术生态大型系列报道》之走进成都篇99艺术网摄影采访组,几天以来通过对成都的艺术家何多苓、郭伟、吉磊、唐可、郭燕、符曦、廉学洺、唐吴刚等人的专访,以及在老蓝顶艺术区、新的蓝顶艺术去和浓园国际艺术区的走访,了解到成都艺术家目前的生活和创作状态。
成都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重镇,艺术家们在艺术区内经常会彼此交流,并且在这种交流中产生新的灵感和思路。群体性的在艺术区内进行艺术创作更加有利于一种创作氛围的营造,彼此之间也会形成一种影响。成都的艺术家大都是职业艺术家,经济来源也主要靠艺术品给他们带来的收入,只有少部分还同时有其他的工作。
即使是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成都这边的艺术家依然在坚持着艺术的创作。没有人在这个时候因为市场的萧条而退出艺术界,这一点也是成都艺术家非常让人敬佩的地方。当然,金融危机对他们的影响也还是存在的,只是他们在这个时候变得更加的理性,冷静下来认真的思考艺术的问题和自身创作的问题。乐观的他们坚信金融危机一定会过去,这是一个极佳的时期让他们会反省自己在艺术品市场火热时期的艺术作品,是否是自己内心真正要表达的东西,并且在这个时期做出调整。
除此之外,《走遍中国----当代艺术生态大型系列报道》之走进成都篇99艺术网摄影采访组,还走访了K画廊、千高原艺术空间、空港10号艺术机构等成都几家具有代表性的画廊。通过对这几家画廊老总的专访,我们了解到,他们也同艺术家一样在这个时期坚持着当代艺术事业,并没有因为市场的冲击而退出。只是,他们现在普遍的都减少了很多的展览计划和作品的收藏。值得赞扬的是,他们都在在坚持着,并且坚信金融危机会过去。画廊的老总们还表示,这个时期艺术家们所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绝对都是艺术家精心创作的精品,所以说,这个时候是艺术品收藏的好时机。价格会比之前便宜很多,而且作品的精致程度更高。
【相关链接】
“走遍中国----当代艺术生态大型系列报道” 北村艺术区——曾朴
【编辑:大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