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家诚信缺乏是一大难题,另一方面,部分画廊欠缺专业眼光,没有找到‘千里马’也是处境艰难的重要原因。”樊振辉认为:“画廊要做得好,首先要具有市场眼光,懂得很好地对作品进行把关,加上经营得法,很好地进行成本控制,才能生存得好。虽然现在香港的画廊关掉了一半,处境异常艰苦,但同时优秀的画廊却在不断壮大,如香港抱趣堂,他们在上世纪70~80年代,以极低的价钱收购了大量中央美院教授的作品,极具前瞻性眼光,因此日子过得非常滋润。”
许多当代画家定价虚高
此外,画廊生意惨淡还有一个原因是,画廊所卖书画部分价格虚高,不如拍卖市场上的书画作品价格实在。广州市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向民表示:“回顾2004年、2005年,受经济增长带动,画廊的生意非常好。当时大众对古画还认识不多,不懂鉴别真伪,为了保真,藏家追捧当代艺术家作品,而从画家手中直接取得作品的画廊就成了购买首选地。但一些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未经岁月考验,虚高的画价背离了市场规律,存在价格泡沫,后来价格大跌,让部分从众入市的不懂行的投资者损失惨重。受此影响,一些画廊生意一落千丈。”
何向民还直言:“许多当代艺术家自视过高,作品定位虚高,在市场上根本卖不动,拍卖行绝少与艺术家本人打交道。”据了解,某广东知名画家现时作品叫价已经达到1.5万元/平方尺,但其拍卖起价仅为5000元/平方尺。
“虚高画价尤如‘空中楼阁’,这个问题值得大家深刻反恩!”知名画家、广州市政协诗书画室副主任朱光荣认为,艺术家们受各方因素影响,喜欢攀比价格,生怕作品价位定得“低了”被人笑话,造成画价普遍虚高,并形成恶性循环。朱光荣说:“‘大师’不是自封的,不是价格虚高成就的,而是历经时间考验才能成就的,艺术家们不应对名利本身看得过重,不应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创作目的。如山水画大师黄宾虹,他的妻子曾因为看到别人所画的符合世俗口味的色彩鲜艳的画好卖,劝黄宾虹改变作品风格以适应市场需要,但黄宾虹宁愿生活得清苦一些,也坚持自己的褐墨山水追求,并最终成为世人公认的艺术大师。”
业界经验
灵活合作规避风险才能共赢
据了解,目前做得较为成功的画廊与艺术家走的是一条灵活合作的路。樊振辉表示:“我不会与画家签定‘死合同’,在目前的社会状况里,这对双方都好。我与画家的合作方式比较灵活,一般是每年一签,大致约定一年内以多少钱购买多少画作,先交纳订金,此外还会合作办展览、出书,做一定的宣传推广。”樊振辉认为,严格选取作品,选中“千里马”是成功关键。
而广州书画专修学院副院长、知名画家朱颂民的画,市场推广做得好是公认的。朱颂民表示:“我的市场推广面比较广,在广东、江苏、马来西亚等地均有操作人,他们每年会固定在我这里拿一定量的画,并做好区域性推广和宣传,其合作方式非常灵活。我认为这对处于上升阶段的画家来说比较合适。”朱颂民笑言:“合作双方讲求诚信是基本的操作守则,此外,画廊除了寻找诚信艺术家,还要着眼于该艺术家作品有没有鲜明的个人风格,有没有一定的笔墨难度,其作品能否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