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布鲁格尔(Pieter Brueghel the Younger,1564—1638), 《室内的婚礼之舞》 ,作于1622年
将在2010年马斯特里赫特欧洲艺术博览会上由巴黎的“德-约克海尔画廊”(De Jonckheere, Paris)展出
从游艇转向早期艺术大师作品
——投资是如何推动艺术品市场平安渡过全球经济危机的
欧洲美术基金会(The European Fine Art Fair)发布的一项新报告显示,经济衰退所引致的奢侈品消费习惯的改变,推动了国际艺术和古董市场,使其安然渡过了全球性的经济风暴。基金会所主办的欧洲艺术博览会(TEFAF)将于2010年3月12日至21日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的马斯特里赫特会展中心(MECC,即Maastricht Exhibition and Congress Centre)举行,而这篇最新公布的研究报告《2007—2009年国际艺术市场:全球经济衰退时期艺术品贸易的趋势》,则系基金会委托文化经济学家、美术及装饰艺术市场专家和艺术经济研究所(Arts Economics)的创始人克莱尔•麦克安德鲁博士(Clare McAndrew)编写。该报告售价15欧元,可于TEFAF的官方网站www.tefaf.com 上订购(点击网页导航中的“SHOP”进入)。
奢侈品消费习惯的改变
富有的买主已经放弃购买昂贵的汽车、游艇和私人飞机,转而更乐于投资那些具备长期价值的实体资产,如艺术品和古董。这类“兴趣投资”(investments of passion)意味着,尽管全球艺术品及古董市场在经济低迷时期也遭遇了考验,但它的表现远远好于预期。
“由于许多国家都出现了经济低迷,导致收入减少,许多奢侈品需求和消费也发生了萎缩,”研究报告声称。该报告是受TEFAF委托所作的一系列重要的年度研究报告中的最新一篇。报告还称,世界金融危机导致了高净值人士(High Net Worth Individuals,简称HNWIs,该类人群需拥有至少100万美元的可投资资产,其中包括他们的一手房、收藏品和消费品)人数的下降。
“在奢侈收藏品和消费品的全球总需求普遍减弱的时期,奢侈品消费习惯本身亦发生了变化。因为许多高资产净值人士都希望通过一些具备长期价值的有形资产来使自己的财富得到保值。”报告说。“这使得艺术市场受到了强烈的青睐,艺术品如今被公认为一种可行的替代投资对象。
“虽然豪华汽车、飞机、游艇和其他收藏品的购买急剧下降,然而艺术品在高资产净值人士‘兴趣投资’中所占的份额实际上已从2006年的20%上升到2008年的25%,因为投资人一直在寻求价值更持久的资产。
“到2009年,最富裕购买群体的购买行为发生了重大转变,许多买家都开始注重所购买的奢侈品的内在质量与恒久价值,而非流行元素,出手时也更加谨慎。跟风炒作的东西已不再有市场,人们更关注买的是什么,以及怎样买。”
艺术品市场的全球新买家
“财富的地域分布也积极影响着艺术市场。国际艺术品市场上全球新买家的出现,主要归因于经济因素,特别是人们财富的增加。在多数老牌西方国家目前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一些新兴艺术市场则持续增长,如中国和印度在2009年的增长率分别为9%和6%。”
艺术品收藏者的消费动机
尽管艺术经济研究所(Arts Economics)对现有主要收藏家所作的一项调查显示多数购买动机主要是鉴赏、陈设装饰、知识及其历史价值,而不是钱,然而“大多数人认为自己购买艺术品的增值状况普遍优于他们在金融和房地产上的投资”。
“这很可能是由于金融危机造就了一个更为谨慎的投资环境,诸如艺术品这样的资产,对于分散风险来说,具潜在的长期稳定性,它们将在投资界继续博得更多主流投资者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