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去年艺术品秋拍市场火爆的影响,从去年12月下旬开始到现在,家鑫的艺术品典当业务已经占总业务量的 25%至30%,相比于以往只占15%至20%有了很大的增长。仅元宵节后第一天上午,典当行就签下一笔包括4件书画作品、金额约达150万元的业务。” 宣家鑫分析,由于去年银行银根缩紧,许多投资者通过银行贷款出现困难,典当行于是成为投资者募集生产流动资金的重要渠道。其中,投资者藏有的艺术品扮演了短期募资的重要角色。
另一家较为成功开展了艺术品典当业务的是北京华夏典当。据悉,其艺术品典当的业务范围包括字画、瓷器、古玩杂项等品类;在典当费率方面,也与一般民品业务费率水平保持一致,即每月4.7%,典当折率则维持在5折至9折;并组织了2/3自主培养,1/3外聘的专家鉴定团,从艺术品鉴定、评估、流通等各个方面来规避艺术品典当的风险。
“自去年9月1日开业以来,平均每月都成功办理100笔左右的艺术品典当业务。”李春华告诉记者,“经过6个多月的实际操作,我们的业务模式已经较为成熟。”据介绍,目前,华夏典当行集中专家和客户在其崇文门和平安大街的两家分店,每周两次开展艺术品典当业务。“最多的时候,一天会接待300余位客户。艺术品典当业务占总业务的比例已经在10%以上。”
潜力“高开”pk实践“低走”
但是,上述两家典当行的成绩并不能概括目前国内的艺术品典当市场。记者调查发现,在“看上去很美”的市场潜力下,艺术品典当正遭遇现实吹来的寒风。
据了解,与艺术品拍卖相比,对于半年以内的短期融资,艺术品典当在成本及时间上更具优势。按目前华夏典当行收取的息费率每月4.7%计算,10万元贷款每月息费为4700元。而同样拍卖所得的10万元则还需要付10%的手续费和17%的增值税。由此比较可知,在不另计其他费用的情况下,2.7万元的拍卖费用相当于5.7个月的典当息费。另外,艺术品典当最大的特点是手续简便,当期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