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的假设下,2009年5月7日,国内首例拍卖行与典当行合作——北京通银典当有限公司与北京歌德拍卖有限公司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者。据通银典当宣传负责人魏先生介绍,典当艺术品的客户需在歌德拍卖进行艺术品鉴定和估价,并在歌德拍卖上拍,才能够在通银典当办理质押贷款。这也就是说,如果客户并不希望所持有的艺术品上拍,将无法通过其艺术品在该典当行办理质押贷款。
“开展业务半年来,成交的还不到10笔。”魏先生略带沮丧地表示,市场需求量很小,这与公司预期的可能有很大出入。虽然看好艺术品典当的长期市场,并表示不会放弃这一业务。但他也坦言,在某种意义上,该业务已经下马。
“ 拍卖行虽然能够帮助典当行进行艺术品鉴定,但拍卖行只是给估价而并不能保真。”宣家鑫毫不讳言他并不看好拍卖行与典当行的合作模式。对于艺术品典当业务,上海家鑫典当行也仅经营中国书画的典当业务。因为,该行唯一鉴定师兼老板的宣家鑫只对中国书画鉴定有把握。此外,由于之前开设画廊等艺术品市场从业经历,使得宣家鑫的典当行集聚了较为稳定的客源。
“拍卖行与典当行合作虽然能够进行互补,但是,其业务模式的不同,使得双方在合作时很难进行磨合、形成共赢。”李春华分析,此外,国内从事艺术品典当的典当行一般是在艺术品市场上具有一定背景,并且有自己专攻的领域,譬如上海家鑫典当就只做中国书画部分,而河南郑州的绿城典当行就专做瓷器典当。“上海家鑫的艺术品典当运作更像是一个不可复制的‘家庭作坊’,并没有推广的现实意义。”
“艺术品市场有待进一步规范。具体来说,在艺术品典当的鉴定、估价等方面的尺度与规范还有待相关机构出台。”与宣家鑫的“不提倡、不反对”的立场不同的是,虽然李春华看好未来的艺术品典当市场前景,但她对其现阶段发展仍忧心忡忡。
【编辑: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