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旭:像鱼一样生活和创作 2011-02-23 15:26:17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点击:
多年前,当下中国最知名的雕塑家之一罗旭曾经写过这样几句小诗:“我想把上万只穿着三寸金莲的腿放到长城上,插到故宫里,堆放在埃菲尔铁塔旁,或者任其漂流黄河、长江;任其爬满埃及金字塔”。

多年前,当下中国最知名的雕塑家之一罗旭曾经写过这样几句小诗:“我想把上万只穿着三寸金莲的腿放到长城上,插到故宫里,堆放在埃菲尔铁塔旁,或者任其漂流黄河、长江;任其爬满埃及金字塔”。2003年,他的这个愿望实现了。当罗旭把他的上10件“女人大腿”搬到了法国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上时,巴黎人把他的雕塑围了个水泄不通。那些形象夸张、色彩鲜艳的雕塑受到了欧洲收藏家的喜爱和追捧。

这一次,罗旭要把那些造型怪诞的大腿雕塑插到纽约,他正计划着在美国举行一次大型个展。这位云南艺术家的经历和他的艺术作品得到的各界评论一样,非常复杂。正如另一位知名云南艺术家叶永青说的那样:“这些年我在云南结识的朋友中,罗旭一直被视为怪杰,他的传奇般的经历和言行,他建造的建筑群落和他创造的那些数量惊人的雕塑作品,他那种‘大隐于市’的浪漫情怀以及特立独行的梦想本身,常常遭致各种议论和评价。”

罗旭念完中学后烧过窑、担过砖。他曾凭一己之力盖起云南最有名的建筑——“土著巢”,开创原始民族歌舞饭店却不幸破产,最后开始闭门玩泥并终于在当代国际艺术界的舞台上创出一席之地。而在这个过程中,钓鱼一直是他最大的爱好,陪伴他走过了失意和困顿,直至走到今天的成功。“像鱼一样生活”不仅是爱钓鱼的罗旭对多年来的生活经历的总结,更是他多年来的梦想。

初识艺术:“小干鱼”的困顿

罗旭1956年出生在云南弥勒的一个小商家庭。1972年,他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在陶瓷厂里当画工。年轻时的罗旭聪明而调皮。工厂院墙外小河的潺潺流水声每天都把这个喜欢钓鱼的小伙子勾得心里痒痒。工作时间开小差钓鱼,加上工厂经营不善,罗旭很快与第一份工作告别。21岁开始到建筑队做小工,体重才30多公斤的罗旭每天都要挑着一包包50公斤重的水泥上下楼。

“夏天的时候太阳晒,一开始时是不断地出汗,后来连汗都没得出了。那时的我,就像是一条晒干了的小干鱼。”有一天,罗旭实在忍不住了,对自己的师父说:“师傅,我长得太瘦小了,这样挑担子挑下去,恐怕有一天会死在这工地上。”师傅听后,没说什么便离开了。第二天,当罗旭上班时,师傅便递给他一把锉刀,他从担工晋升为了砖工。受到鼓舞的罗旭开始寻找新的发展方向,他把“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之类的条幅贴满了自己的整个房间,闲暇时便躲在家里看书学画图,下定决心要成为一名建筑师:“我从小数学就不行,后来,我发现自己确实不精于计算,只好放弃。”

年轻的罗旭开始反思现实与理想的差异。闲暇之余的他扔开建筑学课本,又开始跑到河边钓鱼。面对清澈的河水和其中游动的小鱼,他焦虑的心情终于平静了下来。罗旭说:“我开始想自己到底能做什么?学历不高,对数字不敏感。只有画几笔画,捏捏泥巴我还在行些。”

土著巢:最得意的建筑作品

1988年,罗旭终于走上了学艺之途。虽然连考三次艺术院校未遂,他仍然有幸成为中央美院雕塑系主任钱绍武先生的一名编外学生,学习了一年的人体造型。在弥勒县文化馆当美工的7年间,罗旭靠做各种城市雕塑的“私活”,轻轻松松地赚了不少钱。一时间雄心壮志要到昆明去创出一番事业来。1996年,他根据儿子的灵感和艺术家的意志修建了外形酷似女性乳房和原始砖窑般的建筑群。以艺术家的狂想和手工式制作方式施工造就的土著巢使许多造访这里的各界人士感到震撼。“没有施工图纸,不懂得专业计算,凭借着儿子画的蚁巢图画,我用一根三米长的竹竿一竿一竿地在地上丈量放样。”

生意场上的失败和丰富的人生阅历使罗旭不得不退守到这片占地十余亩的房子中。对于有建筑师提出老罗的房子是对现代建筑的挑战的说法,老罗也不谦虚:“我最大的挑战就是不用米达尺!”这个回答意味深长且“歪打正着”。当初罗旭画完建筑设计图,曾认真地去找建筑设计院审批,院方的结论是“这房子没法造!”老罗赌气回来自己找了施工队。作为六级砖工的罗旭懂得如何将烟囱盖得又高又直,但谈起结构力学,他却完全不懂:“我成天爬树,蹲在树上看效果,指挥民工们怎么用石灰放线,从树上下来后,又开始用土办法找建筑的重心和支撑点。”

一年多以后,一座名为“土著巢”的园林在昆明近郊竣工了。罗旭硬是靠口传和身教,让三百个工人把最高为16米的数十座建筑盖成了。罗旭以自己的直觉和知性无意间突破了现代建筑以数学和结构为准绳的樊篱,为自己的幻想开启了一个新鲜的奇异的境界。这座建筑群,恐怕是罗旭最得意的作品。他那些以女人大腿和乳房为原型的雕塑像丛林一般生长在这座建筑群里,真有些让人叹为观止。得意洋洋的罗旭决定把这里打造成集原始民族歌舞和餐饮于一身的世外桃源。一时间“吃什么、吃文化;看什么、看艺术”的口号响遍昆明。不过好景不长,罗旭借助免费午餐吸引游客前来听音乐消费的想法事实上造就了亏本平台,几年下来,土著巢关门熄火,罗旭又开始捏泥巴钓鱼。

既然躲在家里只能喝酒,倒不如到户外去透透空气。罗旭又开始钓鱼了。他开始去离昆明很远的水库里钓鱼。那里人迹罕至,特别宁静。“我背上十几根鱼竿上水库,一股脑儿全撒到水里。看到哪一只的浮标动了,我就走过去踢一脚,把鱼儿惊走之后,等待它再次上钩。”此时的罗旭成天待在水边,却一条鱼也不曾钓上来过,“那时,每每我回到土著巢,扔下鱼竿,还没走进房门,我便觉得大脑轰的一声炸开了,四周的空气压得我喘不过气来。”罗旭立刻捡起扔掉的鱼竿,头也不回地从土著巢逃走。直到来到水边,他的心情才逐渐得以平静。

谁也不知道罗旭花了多长时间才说服自己再次从水边回到工作室里。“求渔而不为鱼”的过程让这个命运坎坷的艺术家,逐渐从大自然中寻找到再次走入艺术的创作状态。

似傻似癫:独钓寒江雪

现在,罗旭已经在国内创下了不小的知名度。正是因为没有受到系统的院校教育,罗旭的作品才得以突破陈规束缚,让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极大的发挥。凭借着建筑“土著巢”,罗旭在国内声名雀起。《大合唱》、《腿的变奏曲》等一系列大胆夸张的作品奠定了他在国际当代艺术舞台上独树一帜的地位。对于更倾向于接受有棱有角、有形有态、中规中矩的雕塑形态的大多数观众来说,罗旭的作品显得很怪诞;但作为艺术品,罗旭的大胆和奇思妙想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女人的腿是罗旭作品中最爱用的元素,也是他观照生活与艺术的窗户。那些深红色状似不断层叠着的女人大腿,造型怪诞,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昆虫造型雕塑,充满了原始的生命气息。如今,国内外几家画廊都在代理他的作品,这让他少了生活方面的忧虑。

于是,每年天气变冷的时候,罗旭便会放下手中所有的工作,来到水库,开始钓鱼。这样的钓鱼过程要从每年11月持续到次年2月。

“冬天是我的蛰伏期,干不了活,只想钓鱼。”罗旭一边说,一边模仿自己发呆时候的样子,“大部分时间在发呆,钓鱼是最好的发呆时间。”入冬后的罗旭便告别家人,常住坝上,日日钓鱼,钓的时候一动不动,常常坐上一整天。

“天气好的时候,我便裸钓,脱了衣服躺在草地上晒太阳。一开始,有前来洗衣服的妇女尖叫着跑开,一边跑一边喊——坝上有个疯子不穿衣服!”罗旭笑称说,把这件尴尬事当做笑谈,“我不理他们,接着晒太阳。时间久了,她们便清楚了。一旦看到我背着鱼竿来钓鱼,便默默地收拾好洗衣服的盆子,挪地方了。”

天气冷的时候,罗旭便穿着大衣,披上斗篷蓑衣,一个人在寒风中等待鱼儿上钩。有一次,突然下起大雪,罗旭眼看着四周的青山绿水成了白色,感到自己也好像在这大雪中经受洗礼。“那是我第一次体会到‘独钓寒江雪’的乐趣,真的是‘万径人踪灭’,四周一片静谧。”时光在罗旭的不经意间度过,他没想到自己这么一坐竟坐了一天。暮间,水库的看守前来寻人,发现罗旭一动也不动地坐在水边,顿时被吓呆了。他走过去,不敢叫,用手指捅一捅罗旭。罗旭明知道身边有人,却因为被看守打断了钓鱼的雅兴而故意不理他。看守果然立刻跑开,一边跑一边用四川话高喊着:“快来人啊,不好了。罗老师冻死了。”罗旭听到之后,哈哈大笑。

放羊、遛驴、养兔子、钓鱼。罗旭的雕塑就在这样一天天的闲适生活里诞生。在这个由阳光、白云、绿树组成的土著巢里,雕塑家罗旭日复一日过着他像鱼儿一般自由的艺术生活。

 


【编辑:singer】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