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天民:好的艺术品它自己会说话 2011-06-17 17:41:34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张凡 点击:
从我做画廊开始,骨子里面我就认为艺术品只有分好坏,没有什么男女的区别、老少的其他,具象、抽象的区别,或装置、观念的区别,甚至于说外国的或者是国内的区别,乃至于国内跟台湾的我都没有区别,我只希望能够追求到好的艺术家作品的展览。

图为艺术家迪特-容(Dieter Jung)的艺术作品,大未来林舍画廊主人林天民

 

记者:您和艺术家迪特-容(Dieter Jung)本人是什么时候开始认识的?

 

林天民:很早。

 

记者:据他说八几年的时候,他就带着作品来过中国了,85年第一次在中国展出?

 

林天民:作品应该七几年就有。

 

记者:您为什么会选择他来做这样一个展览?感觉他的作品跟大未来林舍画廊以往展出的艺术家以及作品风格、气质还是差别挺大的?

 

林天民:从我做画廊开始,骨子里面我就认为艺术品只有分好坏,没有什么男女的区别、老少的其他,具象、抽象的区别,或装置、观念的区别,甚至于说外国的或者是国内的区别,乃至于国内跟台湾的我都没有区别,我只希望能够追求到好的艺术家作品的展览。

 

甚至于合作,当然Dieter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案例,我过去几年前他在今日美术馆展览前,或者在台湾台北私立美术馆展览之前,我就有接触,认识。对他的作品,坦白说并不是非常地了解,但是我知道所谓的“OP艺术”,这些我在当年二十年前,我在欧洲西方的时候也接触过这些艺术家,也销售过这些艺术家的作品。

 

Dieter算是这批艺术家里边相对比较年轻的,这是一个有美术史的论述和背景的一个艺术创作,他几年前在巴黎蓬皮杜当代美术馆,做过联展,他的收藏机构也很多,比方说蓬皮杜美术馆,重要的当代美术馆,大都会美术馆、德国等等这些重要的当代美术馆都有收藏,我有一个因缘机会和他聊天的时候,他也希望在我这个地方做一个展览,对整个画廊来讲也是一个比较不同性质的、不同风格的一个展出的内涵。

 

特别是这几年在北京,从大未来还没分家以前,大家熟悉的都是华人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这些不管常玉、赵无极、吴大羽、关良、朱沅芷下来到王怀庆、苏笑柏,有一位国外的艺术家,特别他的作品是在色彩、光谱和我们科技的光学的一种技术在德国来讲是一个很先进的,整个作品让人眼睛能够随着他的作品的一个变化而感受到一个当代艺术的各种可能性。

 

特别是色彩、变化和光影移动,根据这个角度的不同,所以探讨的不光只是一个艺术的精神性,还探讨一个比较科学的部分,怎么样去结合一个时代性的科技和艺术的一种结合,我们常常在讲说科技人这种太理性了,艺术人太感性了,这中间很多的科技人也希望能够收藏艺术品,比如说比尔盖茨或者是等等很多不胜枚举,也有很多艺术人现在开始在玩儿很多的科技,像国内年轻的,我们也看到李辉在玩儿灯光,LED灯或者什么光影,其实这一批老艺术家可以让我们当代年轻艺术家得到一种启发,就是说我们国内在科技部分或许还没有那么先进,实际上我们已经有意识到艺术跟科技能够做一个结合,过去有这么一个Dieter这样的艺术家,他以前也在今日美术馆做过展览,引起很大的回想,在私人画廊里边的展览,我们先做了这么一个展览。

 

记者:这是第一次在私人画廊做,艺术家对于画廊是否有不同以往的要求?

 

林天民:起码在我们画廊或者在国内来讲私人画廊是第一次,这个是一个很好能够跟群众接触的一个机会,甚至于跟藏家接触的机会,他这次展览,像刚刚许江许院长来、谭平谭副院长来,都是留德的,跟他也能够谈得蛮开心的。

 

Dieter是一个非常国际的当代艺术家,虽然我们讲的当代,但是年纪都已经70了,他能说英文、法文、西班牙文,一点点的中文,但是心里充满了东方和中国的一个情结,很丰富的。所以我这次觉得能办这样的展览也是让这个平台,画廊的平台能够有多元化的,让大家能够多一些接触,事实上透过这些所谓藏家的反应和所谓国内的当代艺术家的这些评论,我都觉得是一个很新鲜又能够很有启发性的一个展览。

 

在展览前布展期间,我感受到一个国际级的当代艺术家和德国的或者说外国的艺术家的严谨,对于空间的这种布展的布置准确度,要求非常高,这一次我们从台北调来了一位在台北画廊比较负责展务工作的刘芳雨,刘小姐,她来了以后,她也跟Dieter做很好的充分的沟通,这中间让我也感受很深,就是说台北虽然调过来的刘小姐在沟通过程里边也得到很多学习的机会,就是说当代艺术家布置展览对于空间和对作品的一种态度,也让我的职员得到很多的启发。

 

当然现在北京这个画廊我主要让第二代林岱隆在主管,我已经退居比较幕后,他在这个过程里边也感受到一个推广深层的一些意义,就是说一个画廊要做得好,不只是说我有哪些画可以卖,而是去感受一个好的艺术的核心的本质是哪一些更深层的一个意义,这中间他也学习很多,在这一次的个展里边,他接触艺术家以后,也能够知道艺术创作真的是不容易,是一个多么坚持的工作,这种比较精神性的内涵,艺术家要成功是已经经年累月,到70岁仍然这么亲历亲为的在布展,何况第二代林岱隆经营的态度更加要坚持。

 

记者:对于这样的艺术家,一个“艺术”与“科技”的艺术思潮的倡导者与实践者!画廊是否对于来参观的大陆这边的藏家需要进行更多的介绍和说明?

 

林天民: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一个前提,在大陆,第一对这个艺术家的认知不是那么熟悉,然后我在看大陆的一些来宾、收藏家,对于艺术家要相当程度的了解以后,他才可能会去考虑一个收藏,这个是需要经年累月、日积月累的工作,而且需要持之以恒的,也就是说林岱隆在这里他必须要去面对的一个很大的课题,这是一个事业,这不是一个买卖,既然是事业,就是要做长期的一个规划。

 

台湾的一批收藏家来这个地方,相对来讲,他们有个前提就是说我跟这个画廊的经营者有十几、二十年的交情,他的信任度知道:林先生你的眼光我们已经信任,至于作品喜不喜欢就是很个人的主观的,当他能够信任林天民先生,又能够主观的喜欢就一拍即合了。

 

在国内还有比较多层次的交流才能够达到所谓的信任的阶段。不过反映都非常好,我想从专业领域,像谭平副院长,许江也都对他做蛮好的评价,蛮熟悉的。台湾的艺术家当代的像姚瑞忠来这个地方,因为他是留德的一个艺术家,一看就很熟悉的感觉,我想从专业领域到收藏家的反应,甚至于到我们所谓的画廊工作人员和媒体的反应,都挺新奇的。

 

坦白地说,对他的作品我不是非常地熟悉,但是有一些好的艺术品它自己会说话,我们做过多的语言的诠释,反而是不到位,我个人一直希望一个真正好的艺术品是应该让观者自己跟他的对应、感受,再辅助一些相关的材料、专业的材料,那就很容易登堂入室了。
 

 


【编辑:耿竞鸿】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