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剧院竟成游客休息室(图) 2011-07-28 10:33:00 来源:北京日报 点击:
“走进艺术殿堂——国家大剧院暑期高雅艺术体验活动”正在举行。凭着每人30元的亲民票价,作为国家级艺术殿堂的大剧院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据统计,活动开展以来,大剧院日均接待游客3000人至5000人;每到周末,游客数量则可激增至上万人。

国家大剧院竟成游客休息室

 在北水下廊道,游人随意席地而坐

 

“走进艺术殿堂——国家大剧院暑期高雅艺术体验活动”正在举行。凭着每人30元的亲民票价,作为国家级艺术殿堂的大剧院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据统计,活动开展以来,大剧院日均接待游客3000人至5000人;每到周末,游客数量则可激增至上万人。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如此庞大的客流量,也给白天的大剧院带来了一些“扎眼”的风景,白天非演出时段随处可见的不文明行为,与每晚演出时段观众彬彬有礼、秩序有加的场面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进了殿堂,却没艺术起来

 

每天上午9时以后,国家大剧院北门入口处便开始热闹起来。孩子的吵闹、导游的吆喝、扩音喇叭里时而响起的音乐……还没走到跟前,各种噪音声声入耳,使得这里仿佛成了喧闹的旅游景点。

 

一进剧院大门,但见台阶上满满全是人群。他们或躺或坐,摇着扇子吃着零食,俨然将台阶自行“开发”成了休息室。尽管工作人员不时劝告,在这儿歇脚的人们也只勉强让出了中间的一条通道。一位来自四川的女士干脆连鞋也脱掉了,赤脚踩在台阶上。“走累了脚疼,哪里不能歇?”她满不在乎,歇了一会起身要走时,顺势把矿泉水瓶和纸巾留在了台阶上。

 

来到水下廊道的西区展厅,但见一位中年男士穿着人字拖和大花短裤悠闲晃进来,操着一口京片子大声讲电话:“喂!你跟哪儿呢?外面忒热,我在国家大剧院里头呢,这儿凉快!”而在顶层展厅,两个6岁左右的孩子直接爬到了展台上,不时用脚踢着展板,咯咯笑着。近旁的家长则一直专心地商量过两天要给孩子报个暑期钢琴班学习,全然不顾孩子的行为已破坏了艺术殿堂里的艺术氛围。

 

文明提示成了一纸空文

 

其实,在大剧院的每一张参观券背后的参观须知上都明确写有“请有序参观,爱护公共设施和展品,保持环境卫生,维护公共秩序”等提示。在大剧院的电梯、观景玻璃窗等处也有明确的公示和提醒,如“严禁躺卧”“严禁打闹”等。不过,很多人选择视而不见。

 

苏州来的张女士带着两个女儿在二层观景玻璃窗前坐下并呈半躺姿势时,身后就是“严禁躺卧”的牌子。张女士很不在乎,说:“不就是来这儿玩儿的吗,别人不也都是来玩儿的吗。”山东来京参加夏令营的一位初三女生,看到很多同学在滚梯上追跑打闹,说:“长城啊故宫啊,也有很多人说话、到处跑啊,我们去哪儿玩都差不多这样。”

 

负责维护参观秩序的一位大剧院工作人员就发现,有些规矩,参观者不遵守,是因为无力遵守。“他们大部分是参观了天安门和故宫之后来,走得很累,特别想坐下来休息,怎么好意思总是驱赶他们呢?”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多设置些坐椅呢?这位工作人员无奈地说,大剧院的公共空间已经设置了表演区,那里的观众席可以随便坐,但是毕竟无法在所有空地都摆上椅子。

 

不过,也有游客反映,在大剧院的检票口外,只有北门两侧各有一个很小的卫生间,内急的游客不得不在这里排大队等候,自然很影响大剧院的景观。“很多旅游景点都是在出入口附近有大厕所,我们已经习惯了进景点之前上厕所。”一位游客说,他不知道大剧院里面的厕所非常充裕,害得他在外面白等了很久。

 

少一些苛责 多一些引导

 

针对暑期里不文明行为扎堆儿“上演”的现象,大剧院的工作人员坦言,这种情况并非今年独有。此前也有人建议,让大剧院效仿一街之隔的人民大会堂,对游客的参观路线做出严格的限制。但大剧院相关业务负责人冉恬认为,大会堂的风格更加肃穆庄严,而大剧院却坚持走“亲民路线”。更鼓励参观者自主体验,而不是划定严格的参观路线。

 

“我们无法对游客提出与观看演出的观众一样的要求。我们没法去苛责游客,强制性的命令显得太不人性化,我们更渴望用适当的提醒和剧院本身的艺术氛围来引导他们。”冉恬说。不过,不同于剧院文化历史悠久的欧洲国家,剧场文明在中国本就是舶来品,几个文明行为的提示牌是无法立刻解决问题的。一位在大剧院参观的夏令营学生就说,来之前,带队老师强调了要遵守秩序,但她还是不明白这里的“秩序”和其他地方有什么不同。

 

为弥补公众艺术教育的不足,今年6月,大剧院联合首都精神文明办开展了“市民高雅艺术殿堂文明行”活动,邀请15万北京市民走进大剧院,听讲座、看演出,试图用这种方式提高公众的艺术素养,普及观演文明。“这只是个开始,循序渐进吧。”冉恬说:“这需要剧院和参观者的共同努力。”

 


 

 


【编辑:陈耀杰】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