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e Art Asia:中国人也爱老大师 2011-10-22 10:38:16 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王隽 点击:
苏富比(微博)的秋季拍卖正在HALL 3进行中,有一拨人从拍卖会的预展里出来,就上了HALL 5,这里有今年的Fine Art Asia,香港国际古玩及艺术品博览会。

十一香港,风球来袭。

 

可能因为坏天气,湾仔会展中心里人没有预想的多。却刚好看见一人背影酷似马未都,几分钟后又像和曾梵志擦身过去,不过一想,这个时间,在这里遇见他们一点都不奇怪。

 

苏富比(微博)的秋季拍卖正在HALL 3进行中,有一拨人从拍卖会的预展里出来,就上了HALL 5,这里有今年的Fine Art Asia,香港国际古玩及艺术品博览会。

 

举贤不避亲,进门处便是博览会的掌门人黑国强的“摊位”——研木得益,他一边接待来自家看家具的客人,也顺道站在门口和所有来艺博会的老相识们打招呼。

 

以古玩立足的博览会,不太像当代艺术博览会。当代艺术的博览会,每家画廊揣度着举办地的藏家口味,琢磨着怎样在顺应藏家的风格中让自己的品质体现得更丰富,尤其是在比较“特别”的举办地,比如迪拜。整场的艺术品因为当地人的喜好关系,呈现出非常清晰的“冷热”之分。“老大师”们非常受欢迎,毕加索和安迪沃霍尔一卖一个准,记得当时有家米兰的画廊,带了一些几何感强烈的年轻艺术家的画作,结果整整三天都无人问津,黑袍女士和白袍先生们都哒哒哒地走了过去,画廊主和我稍显同情的目光撞上时,只好一摊手表示带错了东西。

 

古玩的分门别类很清晰,所以整个Fine Art Asia看起来很整齐,一家是英国银器,一家全部是雕塑,下一家都是玉器……那场景你可以想象,专收佛像的就去了Vander-ven&Vanderven oriental ART,这家荷兰的画廊带来了19世纪从中国流出的白瓷阿弥陀佛像;对古旧织物感兴趣的看见15世纪永乐年间(1403—1424)的曼陀罗团细锦缎四方巾可能一下午就耗在来自伦敦的Jacqueline Simcox Ltd。画廊里,因为这些重点藏品的价格都未标示,需要买家自己去和画廊主接洽。

 

今年的藏家们有了更多的选择。10月2日下午,是VIP独有的几个小时。从下午1点多到4点,从伦敦来的 Robert Bowman Gallery的主人Robert,一直在对我说抱歉,我们约好的访问不断地被前来询价的客人打断,Robert频频起身去接待他们——他的太太为了晚上的派对做头发去了,整个展位只剩下他和主办方配备的一名翻译,没错,主办方很用心,这些第一次来香港的欧洲古老又顶级的画廊,在迎接他们第一批中国藏家时,都会有一名翻译帮助他们和藏家们对话,虽然香港本地藏家的英语没问题,内地藏家也懂得自带翻译在身边,主办方还是为了促成最大的“沟通”做了不少努力。

 

令这些客人轮番来询价的,是本场博览会中的“封面作品”,青铜铸罗丹《沉思者》。这件雕塑放置在Robert Bowman Gallery展位最重要的位置,主办方提供一个射灯,价格是700多块港币,虽然觉得贵,Robert还是为它买了射灯。

 

Robert指向那件30公分左右的雕塑的脊背部分,对我和另一位藏家说:“他对于肌肉的处理方式你能看得很清楚,这就是拥有它和去博物馆里看它的区别。”“我有两家画廊,一家是做老雕塑的,一家是做当代雕塑的,老的那一家得权衡很多,包括老客人们的喜好,以及那些艺术家和作品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当代的那一家我就完全按照个人喜好来。罗丹的作品一直都不缺客人,这次带来的这一件,只经手了两次,我从上一任主人的孙子手里买下来,保护得很好。”

 

这位画廊主品位很好,即便罗丹那件作品放置在中心位置,也有不少客人对他带来的一个女性雕塑家的四件作品很感兴趣,并索要了画册。

 

以上我所见到的这些客人都是中国人。他们对于西方大师的兴趣超出了我的想象,这也许就是黑国强去与欧洲的几家专卖“老大师”的画廊接洽的原因。但是从未踏向过亚洲的画廊主们真的到了在欧洲卖不出东西、山穷水尽的地步?

 

同样来自伦敦的 Glad-well&Company画廊的主人与Robert有同样的想法,他们坦承来这里是为了开拓新的客人和市场,还带着点好奇心来看看中国人会不会喜欢莫奈、毕加索和罗丹,如果喜欢,这是一件大好事。“不仅仅是我们过来,现在中国人满世界跑,他们中很多人都去伦敦,今年在香港,他们不买我的东西没有关系,他们记得有家画廊,东西不错,开在伦敦,也许下一次他们去伦敦时就会走进去。这是我希望的。明年、后年我都会来,不管今年的交易结果如何。博览会是需要培养的,从我接触的情况看,FAA是很不错的。”

 


【编辑:汤志圆】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