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秋各大拍场有竞争激烈、价格连翻数倍的,也有不少流拍的,精品才是抗跌的物件。图为拍出1.94亿的齐白石《山水册》
“审美疲劳”的收获
有一个问题,目前所投放的拍品,已经让市场人士和爱好者出现了十分严重的“审美疲劳”,因为拍卖场上所投放的艺术品量太大,有那么四五家大拍卖公司,每家公司的拍卖图录就已经达到“等身”的高度(即一人多高),我们去看预展时,送上来的图录是大量的,携带图录对于个人来说居然成了力气活,因为人们的审美“疲劳”了,自然对艺术的追求难免“懈怠”,这也是购买意愿不强的一个原因。
阎焰说,"审美疲劳"的副产品,就是机会开始出现了,有"漏"了。东西一多,容易让人走眼,容易茫茫然无所适从,例如钱穆(字宾四,民国时期的大学者)的一件书法,2001年年初西泠印社(微博)的一次拍卖会上被举到几十万元成交,太贵了。今秋在保利这个艺术品拍卖会上,面对钱穆同样级别的书法作品,一个收藏者凭借着他人“审美疲劳”而来的麻木,或者凭借自己的多方观察和比较,他用几分之一的价格,轻松地拿到了手里,这样的价位让他倍感舒服。”
场外游资已溜之乎也
阎焰说,“看展览也能出效益。依照预展的展出情形,依照艺术品市场分类的进一步细化,我在现场和收藏家朋友进行过沟通和交流,大家对收藏的角度和思路开始有了新的想法。有不少藏家认为,专题性、目的性的收藏非常有意义,例如有专门收藏帝王御笔的,有专门收藏名人楹联的,有专门收藏信札书函的,现在看,将来可能花小钱而获大益。并且其他收藏爱好者根据自己的喜好,自己的关联度做收藏,在项目和类目上进行选择,可能在收藏方面更容易成功。”
保利和匡时的书画几乎已经拍完,成交总额和春拍相比,缩水超过30%之多,阎焰说,“我们现在可以肯定地说,场外游资和热钱已经从资本市场上撤退了,留下来的资金,依然故我地在守望着艺术品,依然对艺术和艺术家执着地加以认知,这样的资本不会完全受外围环境的影响,这也就一定程度上显现了高水平艺术作品的魅力之所在。
阎焰仍然看好书画市场的后市,“游资和热钱后撤,已经开始影响了市场。人们凭借着春拍上涨的势头,就对秋拍的预期值太高,而秋拍的价格下跌或流拍量的增大,就显得不适应。其实市场状况和投资者的心情、经济趋势等都有很密切的关系。我个人认为,十七届六中全会对艺术品市场是个重大利好,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和大繁荣,或者艺术品价值所在,市场不会马上显现,但终究都是遮盖不住的,我想在明年春季,春拍时也许能看到利好所带来的效果。今秋艺术品市场开始理性起来,明年春拍会比今年的秋拍更为理性,明年秋天艺术品价值的展现将会更加合理与切合实际。"吹尽黄沙始见金",用市场来检验艺术的真价值,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编辑:易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