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
公办美术学院是消耗才智的无底洞。除了少数责任人,每个人对它的兴衰存亡不需要承担风险。美术学院同中国的大学体制一样,实行的是书记与院长共管制。这种照搬中国政治体制的死板作法,遗害很深。通常的情况是书记院长各行其是,明争暗斗,相互掣肘,弄得学校一盘散沙,不死不活。再好的人物,在这种体制的折磨下也会变态。
美院的在艺术上的品位,首先要看院长。可是中国的美院院长像走马灯一样在轮换,任期只有五到十年,频繁换人致使教学思想无法一以贯之,长远规划只能流于纸上谈兵。迄今为止,没有一所美院持续地保持公认的风格。
中国的师生关系,学生永远是被动的、任人宰割的。学生没有自主权,甚至古人推崇的因材施教也被悬置了。一刀切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仍然在大行其道。中国美术教育要想有所作为,首先要确立学生的自主权。由学生决定教学方向,由学生挑选教师,由学生挑选教材,就是自主。现行的公办美院,常常是把美术爱好者变成美术厌恶者的地方,是把人才变成庸才的地方。究其原因,不外乎违背艺术逻辑的教学思想、严重过期的教材和陈腐的师生关系。
公办美院的用人制度,没有摆脱求全责备的人才观,结果总是让有人缘而无才气的人走运,让有个性、有棱角的人才倒霉。公办美院的院刊大都属于印刷垃圾,缺乏学术价值。它不过是本院教师用于申报职称的福利簿。公办美院教师知识结构,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益老化,是一个普遍问题。
美术教育的目标曾经是培养美术家。中国数以十万的美术本科生,有几个能成家?一面是美院毕业生显得过剩,一面却是全社会审美格调的低下。这意味着大学美术教育的走向,在普招之外,需要物色新的目标。素质教育同精英教育分而治之。对于美术素质教育,有两个两个未被正视的走向。
一是走向官场。在中国,当市长而不懂美术的人,却是城市风格与品位的决策人。有着几千年官本位传统的中国,不会在短期之内改变凡事由行政长官说了算的习气,不妨因势利导,化弊为利。为数众多的中高级官员如果带头学习美术,肯定能够事半功倍地改变国人的审美格调。官员任职之前,有关部门应当要求他们事先必须在美术学院接受系统的扫盲教育。
一是走向富豪。中国富豪的总数同比欧洲任何一个大国的富豪总数都多。这批人基本上是美术的门外汉,视觉艺术的判断力连业余水平都谈不上。他们只会无视本土的文脉而照搬洋人的营造物,只能悬挂更多的红灯笼,置放更大的石狮子,陈设更奢华的装饰品,只会像暴发户的乡下老媳妇浓抹艳裹一样恶俗,进而感染整个社会。政府应该强行要求富豪及其配偶,必须取得在美院或画院进修合格的证书。学时不必太长,不必学习技法,进修目标同官员相同,只是成为懂行的鉴赏者。
参见《批评家》第5辑彭德《病入膏肓的美术教育》,2010年
【编辑:成小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