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历史博物馆研究组主任巴东,是著名的张大千研究专家。去年,他来哈尔滨拜访黑龙江收藏家高杨,商谈展览事宜。其间,高杨接到好友江苏收藏家王荣其打来的电话,称其欲收藏一幅六尺张大千作品《南无观世音菩萨》,并寄来图册请巴东赏评。
这幅作品的不凡之处,在于其系张大千以古稀之龄,为祝贺好友,京剧名伶孟小冬生日所作。张大千生平对京剧十分喜爱,与多位京剧名家有过交往。据杜月笙之子杜维善说,孟小冬性格孤傲,晚年在香港和台湾时,始终不唱,连清唱都不肯。她最后一次清唱,是在香港为张大千而唱,因为张喜欢听她的戏,这是面子很大的事情……张大千曾赠孟小冬“荷花”通景联屏,款称其为“小冬大家”,颇为尊重。值孟小冬生日,又专门为其画了一幅“观世音菩萨”。孟小冬对友人说,我这小庙哪里容得了这尊大佛。张大千听闻后说,论京剧艺术,她是大殿,决非小庙!
这样一幅“故事性”极强的作品,经鉴别,巴东确认此画系张大千真迹无疑。但他给出的结论,却是让王荣其慎重考虑,原因是这幅作品的艺术水准不高,毕竟收藏家买的不是“故事”,而是“艺术”。
巴东说,张大千是中国画坛承前启后的绘画大师,于中国画人物、山水和花鸟无所不能,无一不精。虽然其作品为数众多,却以精品立世,少有败笔。作为“集中国古典画学传统之大成”者,张大千的传统功力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曾用大量时间和心血临摹古人名作,几近乱真。尤其盛年之时赴敦煌考察,面壁三年,临摹历代壁画,成为其艺术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其所临唐代观音像,线条勾勒精准有力,笔笔送到指端毫末,脸部丰腴圆润,衣带圆转流畅,成就辉煌。但是这幅张大千77岁时为孟小冬所作《南无观世音菩萨》,因为画家年事已高,右眼失明,左眼做过白内障手术,视力不佳,所以五官画得不够精彩。况且此作是张大千特别依照孟小冬的脸画成,所以观世音菩萨的面相略显清瘦生硬,与传统审美并不相符。
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艺术巨匠,有些研究学者在策划和举办其作品展览时,往往喜欢选择一些有故事和背景的作品,凸显其历史价值。巴东对此不以为然,他认为艺术性永远是第一位的,一幅作品的价值应当取决于其艺术水准的高低。
对此北京荣宝拍卖公司总经理、书画鉴定专家刘尚勇说,我们不能片面去批评买“故事”的人。正如买“艺术”的人看重作品的艺术价值,买故事的人看重的是作品的“历史文献价值”。譬如徐悲鸿的一封信,从艺术角度看,可能不如画家的绘画作品有价值,但是这封信若是在特定背景下写给某个重要人物的,它就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可能这封信字写得不好,潦草凌乱,但它依然有价值。对于收藏家来说,根据自己收藏的类别和需要,可以买“艺术”,也可以买“故事”。两者兼得最好,但这样的作品可谓凤毛麟角。
谈到兴浓,刘尚勇向我讲起了发生在美国的一桩离奇的拍卖故事。美国总统肯尼迪的夫人杰奎琳去世时,其遗物有几万件进行拍卖。当时人山人海,足足拍了一个星期。其中颇为戏剧性的一幕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板凳,起价20美金,最后竟以5000美金的高价成交。原因是一位老太太一直举着牌子不放,其他竞买者以为其中必有特殊的故事,也跟着竞争。后来才知道,老太太曾经在杰奎琳家里做了几十年的保姆,她无论择菜还是抱着孩子玩,都坐在这张小板凳上。可以说,小板凳见证了她一生最美好的时光。当时的5000美金并不是小数目,完全可以买到一幅不错的画,但是这个老太太宁可用自己半生的积蓄,买回这个对她来说意义非凡的小板凳。这个故事曾经感动了很多美国人,也告诉我们,买“艺术”还是买“故事”,不过是根据需要,各取一端罢了。
近日见到北京传是拍卖公司古(微博)籍善本部总经理韩斗,就这一话题,他给出了另一番答案。韩斗说,名家手札和草稿,不仅具有史料价值,其艺术价值也独一无二。被颂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系王羲之醉酒之后写就的一篇“草稿”,因为毫无拘束,随兴所至,连涂改的墨迹也成为书法艺术跌宕起伏的一部分,体现了作者自在饱满、不加修饰,亦毫无做作的原始情绪。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的颜真卿《祭侄文稿》和“天下第三行书”的苏轼《寒食帖》,都是“草稿”,前者笔画颠倒错落,后者线条变化万千,体现了行书“笔随心行、自由即兴”的美学本质。因此,即使购买“故事”的人,依然不该忽视其背后的艺术价值。
最终,王荣其还是放弃了张大千的《南无观世音菩萨》。原因是,他是一个曾经因为买“艺术”而大获成功的人,他曾靠眼力与实力,还有机缘和运气,拍到了李可染的山水巨制《井冈山》,过程很曲折传奇。
其实,李可染以井冈山为题材作画,原本是特殊文化环境中的无奈之举。“文革”开始不久,他就被视作“反动学术权威”关进“牛棚”,剥夺了创作权利。李可染山水画中的“黑”,是其吸收了西洋绘画的光暗处理方法,结合中国画的笔墨技法,创造了一套独特的中国画“逆光”表现手法。这一创举大大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表现手段,为后人开辟了新道路。但在文革期间,却被歪批为“江山如此多黑”。直到尼克松访华的前半年,李可染才奉调回京,重拾画笔。
其时李可染的心情并不轻松,毕竟连取材于毛泽东诗意的《万山红遍》《钟山风雨起苍黄》等作品也被批为黑画,他还能画什么?李可染的军队老干部朋友陈英等人就为他出主意可以画青山绿水,以井冈山为题材,加上扛着红旗的红军,谁还能批判?经过认真考虑,李可染选择了井冈山和漓江两个题材。
虽是无奈之举,李可染依然倾注全部心血去创作,并在逆境中走出了光明之路。纵观其井冈山系列作品,以层层积墨见长,山石树木中锋用笔,并用积墨法反复皴擦积染,多至几十层,墨色虽然浓重,但仍有深浅、浓淡、明暗等细微变化,具有雄浑苍郁、烟润淋漓的独特风格,在当代中国山水画中占据了里程碑的地位。
【编辑:易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