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资料

图片资料

图片资料

图片资料

图片资料
纵观2011的艺术市场,似乎以10月为限,给人一种冰火两重天的感觉。回想春拍时的豪言壮语、觥筹交错,再看看秋拍时的谨小慎微、低调应对,前后反差巨大。如果就艺术市场描述市场,很多事情难以令人信服。正所谓你见,或者不见,画家还是那些,不悲不喜;你爱,或者不爱,作品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拍,或者不拍,价格就在那里,忽高忽低。所以我们不妨跳出来,看看一年以来我国的宏观经济领域都发生了什么,因为艺术市场仅仅是宏观经济中的一个子系统,分析和评价艺术市场必须紧扣宏观经济的脉络,否则,难以把握、梳理艺术市场的现象和走势。
2011宏观经济梳理
出口受阻
8月6日,标准普尔随即下调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AAA至AA+。另外,美国失业率依然在8%到9%的高位,并没有明显改善的迹象。10月26日,欧盟通过了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杠杆化方案,以自愿方式为希腊削减债务50%。实际上这些欧洲“笨国”们的经济状况并没有明显好转,可以说欧债依然是个无底洞,并且此次民间投资者“自愿”承担了巨大的风险。当危机再次来临时,还能剩下多少“炮灰”?
与08年金融危机相比,本次欧美债务危机的风暴核心是各国政府,涉及主权信用。危机沿着“主权信用——银行金融——实体经济”的路径扩散,这里就有一个释放的过程,因而欧美债务危机对于我国出口的影响尚未完全暴露。此外,我国对日本以及其他新兴国家出口的增长,一定程度上弥补欧美复苏乏力造成的空挡。2011年上半年,出口并未受到太大冲击,增速为24%。1至7月,贸易顺差为762.1亿。但我国对欧盟、美国的出口额在总出口额中所占比重超过35%,欧美经济放缓必将冲击我们的出口,同时导致由出口引发的进口需求的下降。综观全年,2011年贸易顺差约萎缩至1500-16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