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报道】杰夫-昆斯与潘公凯对话录 2012-03-22 15:47:20 来源:99艺术网 点击:
2012年3月22日下午5点,美术馆外慕名而来的听众已经排起了长龙,美术馆内的会议室内,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和来访的杰夫-昆斯在参观瓦尔达展览后进行了一场学术交流,99艺术网独家报道。

杰夫昆斯

对话现场

 

编者按:3月21日下午5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会议室,潘公凯院长和杰夫-昆斯就现成品在艺术创作中如何使用,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自杜尚以降,至安迪-沃霍尔和博伊斯现成品直接用于艺术创作, 早已成为艺术创作普遍模式,这主要源于不断对形式追求的艺术观念在支配着艺术家对现成品的选择和应用。但是在泛现成品使用时代,以艺术家个案研究来呈现现成品使用的语境,似乎更具有代表性。

 

本对话录由99艺术网独家报道,以下

 

潘=潘公凯

 

昆斯=杰夫-昆斯

 

:我想和你谈一下关于丹托先生探讨的你的作品,与真实生活之间的关系,一个月前,我跟丹托先生谈的一个主题就是当代的艺术作品和真实的生活之间的界限,艺术作品和生活的分别。因为这个问题是近20年来美学界的一个课题,也是丹托先生著名的命题《艺术的终结》的理论依据,当初和丹托谈到93年在旧金山现代博物馆看到杰夫昆斯先生非常巨大的照片,你在作品上做了很多艺术处理,弄了很多花儿和花边。我当时注意到你在照片上的艺术处理,我就跟丹托先生讲,艺术处理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如果没有艺术处理,这张照片就不能作为艺术作品来对待,这个艺术作品有了这个小小的艺术处理,这张照片就变成了一件艺术品。这是我和丹托先生谈的作品和非艺术作品之间的区别,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美学问题,

 

昆斯:我一直非常喜欢丹托先生,他给我写过好几篇评论。真实生活和现实生活的日常用品还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我的作品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元素。我的艺术创作的脉络是从杜尚的现成品和毕加索的现成品延续下来的,我希望把这样流传下来的传统更加人性化。

 

:我和丹托儿先生也是从杜尚、博伊斯研究起的,包括劳申伯格。你们的作品都借用了生活中的现成品。就是在这个问题的小点上,我和丹托先生的观点有一点不一样,丹托先生认为现成品是可以直接拿来做作品的,我认为用现成品拿来做作品的时候必须对现成品做一些改变。一定要做一些改变,比如说你的充气的兔子,那个兔子,如果材料不改变,还是塑料的,那你说这是一件艺术作品,就不太成立,你得把它做成不锈钢的。所以这个问题是我和丹托先生都在研究的一个问题,正好你的作品是我们研究当中的重要的对象。

 

昆斯:你谈到要对艺术品做点什么。然后我认为艺术品一定要作用于观众,一定要观众有所感受有所影响。

 

:在这点上,我和丹托的观点是一致的,任何艺术品都是作用于观众的,但是它的前提是,如何使它成为艺术品。你说刚才,我们看到的瓦尔达的展览的那个塑料小椅子,它在那里放着就是一个展示,但是这个椅子,如果在海滩上,就在那里放着,你就不能说它是个艺术品。这就是我和丹托儿先生讨论的一点点区别。

 

昆斯:我想要说的是一把海滩上的椅子,就是你在跟谁在海滩上散步的时候,可能会遇到这样的一把椅子,然后这样的一把椅子如何让遇到的人产生一种奇思幻想,而这种奇思幻想有可能与艺术会有所联系,而与艺术有联系就有可能沿着这个脉络走下去,真正的把它做出来,那也有可能就是艺术品。

 

:对,我所关注的就是比如说海滩上的一块石头,一个贝壳,一把椅子都可以引起联想,但是呢,联想还不足以使这个东西成为艺术品。所以就是说这把椅子一定是被艺术家发现了,拿到展厅里去,还要有一个环境,然后贴上标签,这才是一件艺术品。

 

昆斯:或者是相反,不是像您说的,艺术家作用于这把椅子,对椅子有所动作,而反过来,这个椅子反过来与观众有所动作,是反向的。

 

:但是这个椅子,要对艺术家和观众有所动作的话,这个椅子的前提是要引起特殊观众的注意。其实一个物品,要引起观众的特殊关注,这是艺术作用发生的前提。

 

昆斯:艺术是做出来的,比如做一些行为做出来的。

 

:做就是最重要的。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