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源初:中国的当代艺术何去何从? 2012-05-03 17:55:19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陈源初 点击:
从世界艺术的总体情况来看,1960年代以后的艺术的主导形式有由绘画向装置、行为和影像发展的趋势,体现这种新趋势的艺术门类自然更具有“当代性”。

1974 197428 Mixed media  48X60 Inch

1974 197428 Mixed media  48X60 Inch

 

从世界艺术的总体情况来看,1960年代以后的艺术的主导形式有由绘画向装置、行为和影像发展的趋势,体现这种新趋势的艺术门类自然更具有“当代性”。但是,对于艺术的历史发生断裂的地区来说,情况就会复杂得多。比如,就中国的情况来说,在1980年代,即使是古典主义的人体绘画仍然具有“当代性”。在全球化时代之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艺术有不同的“当代性”。随着全球化影响的日益深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当代艺术之间会形成竞争关 系,结果是某些国家和地区的当代艺术显得不那么“当代”,以至于某些国家和地区的艺术根本就称不上当代艺术,尽管就时间来说它们亦然在当代之中。正因为我 们业已处于全球化的时代,正因为在全球化时代中有些国家和地区的当代艺术可能不具备“当代性”甚至缺乏当代艺术,我们讨论艺术的“当代性”才有意义。如果 只要处于时间上的当代之中的艺术就必然具有“当代性”的话,有关“当代性”的讨论就失去了意义。处在艺术史发展最前沿的艺术就是具有“当代性”的艺术。不过,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这倒不是 因为我们无法澄清艺术发展史的脉络,而是因为根本就不存在事先确定的历史。正如卡尔?波普(Karl Popper)所说,我们无法预测人类的历史进程,因为人类的历史进程总是受到人类知识增长的影响,而我们又无法预测人类知识的增长。事实上,对历史的预测,只不过是对历史的回溯而已。因此,我下面关于艺术的“当代性”的分析,与其说是对历史的预测,不如说是对历史的总结。在类型、风格、技法上有所创新的 艺术,是具有“当代性”的艺术。不过,已经有不少理论家指出,在当代艺术界中,这种创新的可能性已经耗尽。比如,丹托(Arthur Danto)就主张,由于艺术创新的可能性业已穷尽而导致了艺术的终结。但是,我们可以有理由认为,丹托所说的艺术只是西方艺术。如果西方艺术果真终结 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艺术也将终结,相反,中国艺术可以为西方走出艺术终结的困境提供启示,因为中国有独特的艺术传统。在当前的情况下,具有“当代性”的 艺术一定是为走出艺术终结的困境提供启示的艺术。中国艺术家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由于远在西方艺术传统之外,西方艺术家的实验并没有触及中国的传统艺术。无论在技法、境界还是观念上,中国传统艺术都可以为当代艺术提供新的选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简单照搬中国传统艺术就具有当代性,也并不意味着将中国 传统艺术与西方艺术简单并置起来就具有当代性。中国传统艺术要为西方走出艺术终结的困境提供启示,它自身首先必须进行创造性的转换,必须适应新的时代条件 和社会情形。因此,在我看来,在意识到艺术终结的条件下,对中国传统艺术进行创造性转换,为艺术终结之后的艺术开拓新的出路,这样的艺术就是具有当代性的艺术。在内容上关注新的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进步的艺术,是具有“当代性”的艺术。如果艺术在类型、风格、技法上的创新果真业已穷尽,艺术也不会因此走向终结,因为有新的社会问题需要用艺术的方式来解决。比如,从全球范围来讲,我们面临人口膨胀、资源枯竭、生态危机、环境污染、食品短缺、宗教冲 突、贫富分化、核战威胁等诸多问题。当然,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科技、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的同力合作,艺术在其中不可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也不像有些人主张的那样,我们已经不再需要艺术参与当代问题的解决,或者说艺术已经丧失了解决当代问题的能力。艺术可以用它独特的手法参与当代问题的解决之中。比如,艺术可以运用视觉语言对思想观念进行简化,强化和突出思想观念对于公众的影响效果。再如,艺术可以通过改造我们的趣味,让我们的趣味的适应能力越来越强,适应范围越来越广,从而将全球化时代不可避免的种族、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冲突转变成为尊重和欣赏。只有一种经过不断改造的趣味,才能欣赏和尊重与我们不同的他者。在情感上充分表达个人感受的艺术,是具有“当代性”的艺术。事实上,最具有“当代性”的是艺术家的个人存在,因为艺术家本身就不可避免地生活 在当代,艺术家的存在本身就是“当代性”的组成部分。只要艺术家真诚地、彻底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哪怕他所采取的艺术形式是陈旧,他所针对的问题是古老的, 他的作品亦然具有“当代性”。因为只要是艺术家的真感受,无论是陈旧的形式还是古老大内容,都会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自然的、无法避免的。“现代艺术”是西方20世纪以来的占主导地位的艺术形态。从20世纪初开始,随着西方社会进入现代时期,出现了与古典艺术和近代艺术不同面貌的现代艺术,它的突出特征是在艺术形式上不再以写实的风格为主,而是体现艺术家个性的观念和形式语言,并且形成了许多艺术流派,一个时期以某种艺术流派为主导。如我们比较熟悉的立体派、未来派、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波普艺术、照相写实主义,等等。当然,无论何种艺术形式,其所反映和表现的都是现代社会变化给人们带来的社会心理特征,都是艺术家对艺术表现形式的探索。其中的积极成果丰富了人们的审美经验,开拓了艺术的视觉表现空间;其中的问题是因为缺乏共同的艺术标准和过分的个性化,在艺术上也就良莠不齐,有的脱离公众,走向极端。在各国的现代化过程中,都出现与自身社会发展特征相关的、具有自己文化内涵的“现代艺术”,在内容上反映了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在艺术形式上体 现了现代精神。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上的先行,西方“现代艺术”对全球的影响是相当大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各国的艺术就是西方的翻版。这些年多数有才华和知名度的艺术家卷入了“做明星”“赶场子”和大量生产艺术品的状态,几乎没有人静下心来思考艺术,而中国的当代艺术创作处于滑坡状况令许多西方收藏家失望。中国当代艺术之所以大面积被唱衰,和早些年其价值判断“一刀切”有关,将当代艺术价值做成简化版和快餐消费模式, 其实早就埋下了隐患,现在只不过是问题集中爆发的时刻。如果不能释放中国当代艺术实践创新和边缘化的价值,一味附和在主流的市场化开拓中,那么唱衰、“看了想吐”只不过是现象,其深刻背后危机是来自中国文化结构性的危机。中国当代艺术30年的高潮部分不是价值观的完整实现,而是商业化的变节。一旦当代艺术没有明确的推进,并在社会化中释放新的活力和能量,它也将逐渐失去方向。经济上:2011年,国民生产总值排名:中国排名第二,日本第三,巴西、俄罗斯和印度都在前十,前二十当中还许多的来自亚洲和美洲的国家。五百年来,世界经济中心第一次从西方向东方转移。经济是世界变化的根本,由此带来的影响将是奇异、全面而深远的。政治上:2012年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主题是“大转型:创建新模式”。当代社会,金融资本与实体经济相分离,占据垄断地位,大的金融机构挟持政府与经济,在经 济危机出现的时候,“大到不能倒”。社会财富却加速流向上层少数者阶层,社会的不公平现象日益加剧。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就是民众抗议社会中1%与 99%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经济而引发的危机已转变成资本主义全面社会危机。由于美国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持续性影响,全球前所未有地对金融资本主义进行了 深刻地反省和思考。文化上:2011年9月24日,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V&A)举办了“后现代主义——风格与颠覆1970~1990” 展览。该展览意味着正式宣告了后现代主义的终结。“后现代主义的终结”应该是最近数十年来艺术史上最重大的艺术事件,因为1964年安迪?沃霍尔的作品 《布里洛肥皂盒》开启的后历史艺术——后现代艺术毫无疑义地一直占据着全球艺术的主导地位。后现代艺术,作为美国文化霸权的体现,为什么会突然在西方宣告终结,这与美国经济情况的衰落不无关系。中国的艺术在 20世纪的百年发展中,就有自己鲜明的文化上的“现代性”。 “当代艺术”在时间上指的是今天的艺术,在内涵上也主要指具有现代精神和具备现代语言的艺术。之所以现在的展览普遍用“当代艺术”的提法,是因为用 “现代艺术”的名词容易与已有过的“现代派艺术”混淆,同时,“当代艺术”所体现的不仅有“现代性”,还有艺术家基于今日社会生活感受的“当代性”,艺术家置身的是今天的文化环境,面对的是今天的现实,他们的作品就必然反映出今天的时代特征。 中国当代艺术的两大走向:跨越传统文化的普世追求和照顾文脉的本土作风。后一走向在未来一二十年间会占据上风。在各国的现代化过程中,都出现与自身社会发展特征相关的、具有自己文化内涵的“现代艺术”,在内容上反映了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在艺术形式上体现了现代精神。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上的先行,西方“现代艺术”对全球的影响是相当大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各国的艺术就是西方的翻版。中国的艺术在20世纪的百年发展中,就有自己鲜明的文化上的“现代性”。总之,在解决当代问题方面,中国艺术家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中国社会处于高度发展和变化之中,我们不仅面临着全球性的一般问题,而且遭遇到中国式的独特问题。由于中国社会的国际影响力在不断增强,中国式的独特问题在逐渐转化为新的全球性的普遍问题。在这种社会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中国艺术家,往往具有更加敏锐的问题意识,具有解决重大问题的历史使命感。

 


【编辑:王厚发】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