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历史,有个“权力下移学说”:最早是“上帝”和“神”说了算,然后“君权神授”,下放给天子君王;后又下放给诸侯、奴隶主封建主;再后来,进一步下放,权力为黄仁宇所称的“文官集团”控制;此后出现分野,在西方,权力下放给市民阶层,于是实现了民主,在中国,权力下放给无产阶级,于是出现了专政(用药过猛,权力下移过快的副作用)。
我想,这两条道路终会殊途同归的。权力的下移是历史长河不竭的源动力。有了这个明确的权力下移主线,人类历史就有了主心骨,何去何从,无有疑云。
眼界一打开,具体到艺术界,心同此理。艺术最早是少数人的特权,可归于古典艺术;进入现代社会后,权力向大众开放,变成多数人的艺术;及至后现代社会,安迪沃霍曲通“权力下移”之精髓,宣称“百货商场是博物馆”、“人人都是艺术家”、“人人能做15分钟名人”。一方面,老朽在哀叹,艺术不存,权力不保;一方面,新锐在叫嚣,我要我的艺术,我有我的权力。
再看艺术批评,最早,权力也集中在专家身上,可谓学院派。后来,因为公众的需要,权力不得不下移给媒体,可谓媒体派。当媒体也碎片化的时候(媒体的权力也在下移),权力下移给谁了呢?博客?公知?独立艺术批评人?
且慢,看官别太乐观,整个艺术批评的“权力下移”速度并未如此之快,这不符合历史发展逻辑。须指出,整个艺术批评的权力目前仍掌控在大资本家手上,他们左手支持学院派,右手把控媒体派,从而主导着艺术史的潮流与走向。
这真是个悖论:艺术居然是谁有钱谁说了算?!
艺术批评家自古难做。他显然不符合“知行合一”的古训,会留给人口实:“你批评这电影不好看,你给我拍一个试试?”一句话,如若批评家修养不够,一定窝气。所以,艺术家千万别拿批评家当回事,谋饭而已。
我要奉劝的是:批评家千万别和艺术家一般见识。只要你觉得有十余人会和你想的一样,会应和你的判断、观点和鉴赏,那你就是个艺术批评家了———你不是孤立无援的。如果有成百个甚或上千个人支持你的想法呢?恭喜你,你是个成功的艺术批评家了。你正在为艺术批评权力的下移、进一步下放作出位移和量变的努力。你分崩的是整个艺术体制和艺术特权。
【编辑:陈耀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