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卡塞尔文献展:远离浮躁和肤浅 2012-06-06 10:27:51 来源:新华书目报 作者:吴昕 点击:
德国卡塞尔文献展(Kassel Documenta)是世界最著名的文献艺术展览之一,每5年举办一次,与巴西圣保罗双年展、威尼斯双年展并称为世界3大艺术展,在3大展中资历排行第3。

卡塞尔文献展主要展场之一:弗里德利希阿鲁门博物馆

卡塞尔文献展主要展场之一:弗里德利希阿鲁门博物馆

 

德国卡塞尔文献展(Kassel Documenta)是世界最著名的文献艺术展览之一,每5年举办一次,与巴西圣保罗双年展、威尼斯双年展并称为世界3大艺术展,在3大展中资历排行第3。

 

卡塞尔文献展诞生于1955年,开展时间多为6月,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12届。第13届卡塞尔文献展将于2012年6月9日至9月16日举行。在展览举行期间,各类展览作品和相关艺术活动散布于城市的各个角落。卡塞尔文献展的主要展场分布于弗里德利希阿鲁门博物馆、文化火车站、文献展厅、橘园宫、宾丁啤酒厂等处。文献展强调脱离意识形态争执,国际政治、经济与权力较量,以双年展的模式进行。

 

卡塞尔文献展起源于当时德国联邦园艺展的一个周边活动,后由大学教授阿诺德·博德及其友人提议,提出了“艺术朝圣者的麦加”的想法,展览“1945年后的艺术”,包括野兽派及未来主义等大师作品的回顾。

 

1955年7月15日,首届卡塞尔文献展在卡塞尔开幕。这是年轻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一件文化盛事。纳粹政府倒台10年之后,德国公众终于又能再次欣赏现代艺术。前来参展的670件作品来自150名艺术家,其中包括克莱、康定斯基、毕加索、夏卡尔和贝克曼。首届展会可谓是现代艺术成就的一个“大观园”:20世纪上半叶的雕塑、素描以及绘画,特别是那些受到纳粹封杀的作品得到了全面展现。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送来了毕加索的神秘作品“镜子前的女孩”,法国国家博物馆也出借几幅立体派画作参展。

 

回忆往事,阿诺德·博德指出,1955年文献展取得的成功,表现在各国媒体的强烈反响,以及参观者的人数之多,他们“如饥似渴地赶来欣赏那些在纳粹当政的可怕年代无缘得见的杰作”。首届文献展的参观人数达到13万人,成为一个极具轰动效应的大事件。艺术圈的圈内人士成群结队地赶来黑森州的这座小城朝拜。

 

前3届以展示20世纪欧美的前卫艺术为主,至第4届(1968年)才把注意力转回当代艺术。文献展的策展人由工作委员会指任,第1至第4届都是由创始人阿诺德·博德所策划。第5届(1972年)开始设立国际评审团制度,选出总策划人。第11届文献展提前于2001年3月在维也纳开幕,为期两个半星期。其系列论坛活动一共举办了5场,前4场在其他各国不同城市举行,最后一场在文献展的传统举办地卡塞尔举行。这5场讲坛形成的报告成为本届文献展的参考文献。

 

“文献展”从字面意思看涉及文献资料的汇编,按照拉丁语的语义理解,还有“教导”以及“精神”的含义。可见,文献展提出的要求是很高的。但是在1955年,还无人能够预见它的辉煌未来。1959年,第2届文献展举行。此后,越来越多的艺术家的作品被送到这里,展馆的数量也随之增长。当代艺术作品从此走上了在这里的系列展出之路。

 

1972年以来,文献展不断更换艺术总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展览的艺术风格。2007年,第12届文献展的参与人数达到400万,这是一个值得骄傲的成绩。在卡塞尔文献展上,总能看到当前艺术风格和对未来趋势的折射。抽象的表现主义和色彩明快的波普艺术争奇斗艳,极简主义也有一席之地。公众既能看到真实主义的画作,也能在一望无际的装置艺术、摄影和录像艺术的海洋里大开眼界。通过各种各样的艺术媒介,文献展表达了自己对当前社会和政治问题的思考。展览也具有教育的性质,第12届文献展的艺术总监罗杰米·博格尔认为,“卡塞尔文献展所给予的,不同于我们通常获得的肤浅而枯燥的信息。”

 

卡塞尔文献展创始人阿诺德·博德,在绘画、家具设计、展馆建筑学等领域多有建树,是一名独树一帜的策展人。纳粹政府曾经封杀他的艺术创作。1945年之后,阿诺德·博德想要重返艺术殿堂,并决定在家乡卡塞尔迈出第一步。他将弗里德利希广场上的阿鲁门博物馆定为卡塞尔文献展的主展馆。这座气势恢宏的建筑经过二战的炮火洗礼已经残缺不全,但博德仍然积极筹备文献展。

 

 


【编辑:陈耀杰】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