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是众多中国艺术家寻找创作灵感的圣地。一代代画家进藏,在这里找到了什么?如何表现这块神奇的土地、又如何推动艺术的革新?日前,新华社记者对话赴藏采风的中国国画院副院长、上海虹桥画院院长唐天源,聆听他对西藏、对国画传统继承与创新的看法。
追求创新:艺术家当深入生活
这是唐天源第二次进藏采风。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的足迹遍及了拉萨、林芝、日喀则等地市,珠峰、南迦巴瓦、纳木措、羊卓雍措等神山圣湖,都留下了他不顾高原反应坚持写生的身影。
回到拉萨,谈到此行的收获,唐天源并没有赋予过多的浪漫主义色彩,直接向记者展示了他刚刚创作的一批以高原风光和人物为主题的作品。唐天源说,他找到了“后重彩”山水技法创新的新灵感。
重彩山水,是中国山水画的一支。唐代以后,水墨山水成为主流,重彩山水画的发展一度陷入停顿。近代以来,张大千、林风眠、李可染等国画大师都不同程度地推动了重彩山水的复兴和发展。及至当代,重彩山水在艺术圈和艺术品市场上备受推崇,也成了艺术理论家、画家研究的方向。
“如何不脱离‘笔墨’传统,同时又能满足现代人对色彩的审美需求,是我一直研究的课题。”唐天源说,“在西部、在青藏高原,这些山的硬朗的线条、云朵投在山体上巨大的阴影、瞬息万变的光线,给了我灵感。”
“艺术家要创新,必须要深入生活,从当地优秀的民族文化中吸取养分。在都市里闭门造车,难以创作出伟大的作品。”唐天源说,“古人哪有我们这样好的条件,还能上高原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所以我们更要珍惜这一切,‘笔墨当随时代’,当代艺术家不能忘了,自己肩上还有推动艺术发展的使命。”
追寻传统:艺术生根于“大文化”
“到西藏来的另外一个目的,是追寻传统。”唐天源的这个说法,让记者不由得一愣:国画的传统在西藏吗?
“国画的传统不是在西藏,而是在‘大文化’的概念,在绘画、书法、在金石篆刻、在诗、在文,当然也在认识各民族、各宗教的过程里。”唐天源说,西藏有着悠久的历史,民俗和宗教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艺术家在这个得天独厚的环境里,能找到题材、技法上的新思路。
“除了壮美的自然风光,西藏寺庙里的壁画、雕刻能够丰富绘画素材,文学和宗教中蕴含的思想能够提升艺术的境界。中国书画需要多方面的积淀,并不是简单地把物象画出来。没有思想、没有深度的作品,算不上好作品。”
除了“后重彩”,白绘是另一个唐天源重点钻研的领域。白绘即白描画法的最高境界,不打底稿,直接运笔写心中臆象。白绘的线条具有书法味、金石气,在唐天源看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凝结,但现在,这一画法的传承却面临着问题。
“我们现在的学生想上美术学院,要考的科目都是素描,是西洋画的基础,却极少有考线描、考书法的,这本来就是个问题。我们的美术教育应当反思,不能把传统都丢掉了。”
唐天源说,另一个更严重的问题,是现在很多学艺术的人不爱艺术,“他们考美术学院,不是出于对艺术的追求,而是因为对文化课成绩的要求低,本身没有积累,也不重视吸收文化养分,以为考试前加强培训个一两年足矣,不要说传承文化、成名成家,连基本的鉴赏能力都不具备!”
追问内心:画家应当为谁而画?
国画的创作和鉴赏对文化积淀的要求如此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艺术形式、新风格流派的冲击,国画会不会面临曲高和寡的境地?
“好的艺术作品绝不是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一定是人人看得懂!”唐天源举出一连串中国历史上众多画家和诗人的例子,“传统文化是我们从小耳濡目染的东西,是有生命力的”。
不久前刚刚结束的北京保利2012春季拍卖会上,国画家李可染的《万山红遍》以2.9325亿元刷新其个人记录,并暂时成为今年春拍成交价最高的中国艺术品。而在保利春拍的当代水墨专场,国画家赵绪成描绘藏族百姓日常生活景象的《缝帐篷》也拍出了1265万元的高价。收藏家对国画的追捧可见一斑。
“艺术品市场的繁荣肯定是好事!如果画家都穷困潦倒,每天只想着生存问题,那怎么可能有创新和进步?”唐天源说,“但是,在市场繁荣的背后,要警惕那些炒卖、坐庄的现象”。
唐天源认为,艺术品的价值有三个层次,依次是品质价值、文物价值和名人价值。在不健全的市场中,人们往往过分强调名人价值,而忽视了最根本的品质价值。而当代艺术作品市场表现起伏过大,不仅对收藏家无益,有时候也会伤害艺术家的创作热情。
“现在国家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扶持力度,从环境和政策上都给予了很多支持,而在繁荣的市场中,艺术家自己要保持一颗宁静不浮躁的心。”
在唐天源看来,艺术的基本功能是为人提供美学上的享受,艺术家的创作应该为大众服务,“不要光迎合画商的口味,也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一个艺术家的成就有多高,只有历史能下定论”。
【编辑:陈耀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