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郁达:“现代性”的焦虑 2012-07-12 13:41:38 来源:作者博客 作者:管郁达 点击:
在今天这种“不中不西、不新不旧”的文化语境里面讨论“中国文脉”、“中国经验”,或者是“中国想象”这样的问题,我想主要是基于,今天中国的知识人和艺术家都有一个“现代性”焦虑的问题。我要问是,为什么今天的中国人会如此焦虑“现代性”这个问题?

“现代性”的焦虑——在三川当代美术馆开馆展上的发言

 

在今天这种“不中不西、不新不旧”的文化语境里面讨论“中国文脉”、“中国经验”,或者是“中国想象”这样的问题,我想主要是基于,今天中国的知识人和艺术家都有一个“现代性”焦虑的问题。我要问是,为什么今天的中国人会如此焦虑“现代性”这个问题?为什么美国人不会成天去谈论美国性?英国人不会成天去谈论英国性?在我有限的观察范围内,我觉得,对所谓“现代性”,他们不像中国人这么焦虑。或者,他们对“现代性”的焦虑已经过去?在中国批评家中,我不敢说陈孝信老师对“现代性”是最焦虑的,但他肯定是比较早的关注这个问题的人。所以才提出了关于中国艺术现代性重建中“中国文脉”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

 

实际上,关于“中国性”的想象、“中国经验”的建构,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文明在遭遇西方文明掠夺性的侵袭时产生的反弹。于是,有了清末民初张之洞“中体西用”、胡适“全盘西化”等对策。但是我觉得,陈老师之所以在今天还提出这个“文脉中国”或“中国版本”的问题,就在于,中国文化、中国艺术如何“现代性” 的问题仍未解决,这个问题还没有落实。以至于,文化身份的认同始终成为几代中国知识人挥之不去的“文化焦虑”。

 

大家都知道,现代性虽然是从西方出发的一个普世性规划,但是这个规划在地方性的文化实践当中遇到了问题,特别是在中国,它遭遇的问题相当复杂。中国是历史悠久和有文化优越感的一个大国,你很难想象,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大国,可以把自身的文化传统抛开、切断,然后完全按照西方文明的方式去建构一个新的现代国家,文明可以传播和影响,却是无法完全拷贝的。五四以来,一直到所谓的“八五”新潮,我认为,这是一个中国艺术现代性的拷贝主义时期。这个历史进程在今天看来,有一种结束的迹象了。最近这几年来,中国文化自身的觉醒和自觉这种迹象在显现。我们要落实的是,如何将“现代性”这种普世性规划与中国自身的传统融合起来。而且,这种融合必须落实到艺术家个体的自觉实践,这样才会有意义。举个例子,像张羽他们早先讨论水墨的时候,思考的是,水墨要进入当代,当时很焦虑,因为当代是一个门槛,也是一个标准,当时水墨不当代就完蛋了。大家就开了几个药方,东方符号、民族主义是一个药方,艺术家好像都有一种“当代”的焦虑。他们当时做的很多东西是符号性的,比较表面。但是后来,张羽的艺术有很大的变化。张羽说,作为一个艺术家,我是要思考一个民族文化如何现代化的问题,但是我们的实践又必须回溯到个人的经验,把艺术作为一种修行和修为。这是个人经验的实践,而不是集体主义的努力。我们不能空泛的谈论现代性和中国性,这种谈论不具有任何意义。而且,这种文化乌托邦的冲动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已经屡见不鲜。上次在苏州讨论中国性的时候,我就说了一个问题,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传统,好象现在你不谈传统,不谈东方性,不谈中国性,不谈中国经验,你连进当代艺术的门槛和资格都没有了。这是一种新的集体时尚,也是一种对传统的媚俗。这是需要警惕的。我认为,85新潮一个伟大的贡献,就是对个体意识和心灵自由的强调,这是85利用西方现代主义帮我们打开的一个出口。

 

在今天,现代性仍是一个没有完成的任务和规划。所以,今天我们看到这个展览,感觉是陈老师试图在两种不同的文化之间找到一个对话的关系,他不是先预设一个东西,说这就是中国的版本、中国的文脉,而是打开文化视野,试图在不同文化之间建立一种对话关系。这点,我觉得特别有气度。我们一定要放弃那种东方艺术乌托邦的幻觉,以为西方现代艺术的出路要靠东方的水墨,这种观念一定要放弃,艺术还是要落实到个人的实践,你是一个中国人,文化的基因是无法改变的。这与身体有关,你的味觉能改变吗?就像南京的艺术家,说出的话来就很有文化涵养,因为他有文脉我就没有。北京人,连出租车司机都可以跟你谈政治,很牛的。这就是文化自然积淀的东西。我们现在谈论传统,一定要用当下的东西重新激活传统。放弃那种文化乌托邦的幻想,切实回到艺术家个人的实践,用个体重新激活传统。

 


【编辑:成小卫】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