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的颠覆性理解 2012-07-16 14:44:57 来源:艺术中国 点击:
曹星原认为,《清图》所关涉的内容,并不是大宋宣和年间繁花似锦的清明节日景象,而是宋神宗年间因王安石变法导致的社会紧张感与“同舟共济”的协作。

 曹星原认为,《清图》所关涉的内容,并不是大宋宣和年间繁花似锦的清明节日景象,而是宋神宗年间因王安石变法导致的社会紧张感与“同舟共济”的协作。

 

看起来,曹星原的这本新著《同舟共济:〈清明上河图〉与北宋社会的冲突与妥协》,并没有给关于《清明上河图》(下称《清图》)的争议画上一个句号,而是将所有的问题都释放了出来。曹星原认为,《清图》所关涉的内容,并不是大宋宣和年间繁花似锦的清明节日景象,而是宋神宗年间因王安石变法导致的社会紧张感与“同舟共济”的协作。

 

曹星原的看法,与一般意义上对《清图》的理解,是颠覆性的。在今天,“清明上河图”是徽宗朝宣和年间的作品,它表现节日开封(汴梁)的境况,已成不刊之论,而《清图》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宋徽宗在上面题名为“清明上河图”。但问题在于,该幅作品的作者是谁,宋徽宗是在何时获得这幅作品的,作品的主旨又是什么?曹星原提出的这些疑问,事关《清图》数百年来聚讼不休的争议。 

        

 这幅中国美术史上最具盛誉,同时也是被临摹、作伪、翻印最多的作品,它的作者是谁,一直是疑问。一般意义上,它被看成是北宋宣和年间宫廷画家张择端的作品,但张择端此人,于史无证。只是到了金代,《清图》的一位题跋者张著在该幅画作上写上了作者张择端。

 

但是,张著关于张择端的身份说明,并没有交代资料来源,也没有指出他被选为翰林的时间。同时,张著根据《向氏评论图画记》,提到张择端还另有一幅作品《西湖竞标图》,也是“神品”。张著引用的“向氏”到底为谁,于史无证。所以,界定《清图》的创作年代与作者成了疑问。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