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艺术:美国技术不能替代中国美学 2012-07-27 10:04:42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曹小卉 点击:
现如今,动画的概念正在电影中被不断地放大,很多原本只会运用在动画中的数字技术,已经成为一般电影和电视节目的重要技术构成手段,所以我认为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大动画时代” 。

技术发展催生“大动画时代”到来

 

动画是以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门艺术。虽然动画只是电影中一个小小的门类,但它却十分特殊,因为它并不是以纪录作为创作的起点,动画中的一切形象和动作都是现实的变形。大家都知道,动画出现的时间比电影更早,纵观电影史,我们会发现电影在摄影、录音、特效等方面的技术革新都是先在动画领域中进行的,比如迪斯尼的动画《幻想曲》就是世界上第一部立体声电影,而《阿凡达》也开创了3 D电影的新时代。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传统动画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技术手段,很多复杂的技术通过简单的软件就能够轻松完成,可以说现在的动画创作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

 

现如今,动画的概念正在电影中被不断地放大,很多原本只会运用在动画中的数字技术,已经成为一般电影和电视节目的重要技术构成手段,所以我认为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大动画时代” 。例如,电影《阿凡达》涵盖了很多高仿真的虚拟场景和虚拟角色,创造了奇观化的视觉效果;而在很多大制作的美剧里,你也会看到大量数字技术创造的精彩景观。正因如此,如今魔幻、科幻、灾难、恐怖、惊悚等更依靠数字技术的片种越来越成为商业电影的主流。最近票房超过6亿的国产片《画皮Ⅱ》 ,除了明星的号召力强大之外,惊悚的换皮场景也是最重要的卖点之一,据说由于狐妖把皮从脸上撕下来的镜头太过逼真,竟有生产面膜的企业准备用这个场景来做广告。

 

其实不仅是电影和电视,动画已经融入了各个艺术领域之中。比如舞台演出,很多中国人不愿看、却不得不看的春晚,每年在舞台动画方面的投入都是非常巨大的,今年春晚张明敏演唱《我的中国心》时,主舞台搭建成长城形状,配合着背景大屏幕中的动画,观众就会感觉张明敏犹如站在长城上唱歌一样。一个从台湾回来的博士告诉我,台湾那边有人正在制作一台奇观化的演唱会,他们通过数字技术和真人表演相结合的方式,还原了早已去世的邓丽君,将邓丽君的形象投射在一个很薄的屏幕上,跟真人一样大小,再请一个演员跟她一起合唱,邓丽君还能跟那个演员互动,这与仅仅将邓丽君生前的影像播放出来,再找一个人在旁边配唱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再举个例子,北京电影学院今年毕业的两个学生,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漫画形式,我把它称做“动漫画” 。这种漫画是基于IPad这样的新媒体终端平台创作的,它以平面形式的漫画为主,但加进了一些电影的语言,比如音乐和环境音响,但它绝不是动画,因为它没有那么复杂的制作过程,也不需要很高的成本,而效果又跟阅读普通的漫画很不一样。随着新技术和终端平台的发展,这样新颖的艺术形式可能会越来越多。

 

再举一个例子。现在有人在设想,能不能制作一种具备游戏特质的交互式电影?因为现在很多观众已不再满足于观看已经编好的电影,他们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就是参与到故事中去,寻求一种美学上的“在场感” 。过去不管什么类型的电影,你最多只能获得自己的猜想在影片结局处得到印证这样的观影快感,但在交互式电影里,所有的情节和走向都会因为你的参与而改变,这样的影片所提供的愉悦感,是非比寻常的。

 

总而言之,由于技术的发展,很多艺术的边界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甚至逐渐成为一个混合体。像《阿凡达》或者《爱丽丝漫游仙境》这样的电影,超过80 %的镜头都是制作出来的,而不是用摄影机纪录下来的,所以它们更像是有真人的动画片,而不是带动画的故事片。

 

大动画时代更需坚持中国风格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动画创作的观念也会相应地更新,二者应该形成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但我觉得在中国动画界,这种促进的作用体现得并不明显。现在的情况是,我们很多技术设备都是世界一流的,但艺术创作却达不到这样的水准。在一些动画片的制作过程中,由于人员素质或者客观条件的限制,高技术标准往往会被当成创作动画的主要目的,也就是为了炫技而炫技,这肯定会催生一批用技术掩盖艺术苍白无力的作品。把手段当作目的,无疑是一种创作上的误区,技术虽然丰富了动画的表现方式,但终究不能替代动画的艺术思维和艺术创作。

 

其实我们不该仅仅通过技术是否炫目、 3 D是否逼真来评判一部国产动画优秀与否,我们还应该关注:这部动画是否延续了中国的传统技法?是否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质的视觉形象?我们不能总是认为《功夫熊猫》 《马达加斯加》这样的美国动画才是最先进、最好的,我们为什么要模仿他们的风格,而不沿用自己的风格呢?孙立军导演的《兔侠传奇》 ,充满了中国式的形象和风土人情,却被很多人批评抄袭《功夫熊猫》 。无可否认, 《兔侠传奇》的确在某些艺术形式上借鉴了《功夫熊猫》 ,但说“抄袭”实在有失公允。如果按照这样的思维方式, 《花木兰》和《功夫熊猫》的故事都是借鉴中国的,岂不也该说是“抄袭” ?学习国外的技术,绝不能全盘照搬。我们学习他们先进的技法,但一定要保持本民族艺术创作的独立品格,他们技术好,不代表一切都好,我们如果从人物到情节,从架构到技术,一切都照搬好莱坞,最后再填充一个代表美国价值观的主题,那我们就是在花自己的钱拍美国的动画,这样做意义何在?

 

另外,有些新技术虽然很吸引观众,但未必跟中国传统动画的风格与美学追求相一致。在我看来, 《大闹天宫》转制成3 D并不成功,虽然我们通过转制将它的版权延长了50年,同时收获了几千万元的票房,但看过3 D版后,我认为问题不少。例如, 3 D版《大闹天宫》故意把很多动作都做成了符合3 D视效的形式,原来一根柱子是往下倒或是往边上倒的,而现在是冲着观众倒。事实上,老版《大闹天宫》的二维动画体现的正是中国动画独特的艺术思维甚至是哲学思维。很多人认为中国动画是因为创作者不懂透视原理才制作成二维形式,这其实是一种肤浅的观点,因为与西方国家通过还原或者再现物理空间的方式创造艺术不同,中国的艺术更强调一种哲学上的升华——把三维空间看作是一个平面,其实是更高层次的艺术思维形态,所以西方有西方立体的雕塑艺术,而中国也有中国平面的书法艺术,如果硬要用三维的观念来表达中国的艺术观念,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此外,我曾采访过参与老版《大闹天宫》创作的上海老艺术家,我问他们,当初你们为什么不让柱子倒向观众,这不是更有视觉冲击力吗?他们回答,我们也曾想过,但为什么不这么做?是考虑到要尊重观众。我们回想一下, 《大闹天宫》里孙悟空从来不会指着镜头的方向,说“你等着” 、 “我让你好看”之类的话,同样,金箍棒也好,大柱子也好,从不会飞向观众,是因为创作者不想惊吓观众,换句话说,这体现出的正是一种中国式的礼仪、东方式的文化反应。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自己的传统还要不要关注、要不要保护?答案显然是肯定的。我们不能只关注美国的高新技术,而忘却中国传统的动画技艺。很多老艺术家创造的动画技术,曾经为中国动画带来过辉煌,我们不能因为现在的观众更喜欢看《功夫熊猫》 、更适应好莱坞或者日本的动画技法,就否定自己的宝贵财富。我认为那些中国动画的传统技法其实并不老,还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仍有一些艺术家在辛苦地耕耘创作,我们必须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和支持。

 

(本文系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教授曹小卉在“2012中国电影科技论坛——动画电影与高新科技应用”上的发言)

 


【编辑:成小卫】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