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就是艺术 2012-07-30 11:39:44 来源:东方视觉 作者:吴奇飞 点击:
结合当前艺术家普遍关注社会、现实、事件及政治,部分批评界人士重提政治艺术。我觉得有必要 对栗宪庭这篇写于80年代的文章“重要的不是艺术” 进行重新审视 。 对社会、人文及政治的依赖一直以来抑制着中国艺术家的想象力。

 

—— “ 栗宪庭:重要的不是艺术 ” 的判断误区

 

结合当前艺术家普遍关注社会、现实、事件及政治,部分批评界人士重提政治艺术。我觉得有必要 对栗宪庭这篇写于80年代的文章“重要的不是艺术” 进行重新审视 。 对社会、人文及政治的依赖一直以来抑制着中国艺术家的想象力。

 

栗宪庭的这篇文章是针对1985年左右中国大陆地区的艺术创作而作,并以此为基础谈到中国近现代艺术的传承问题,通过横向 的 与西方艺术的比较试图 为这一阶段中国艺术家的创作找到理论根基的支持。

 

这篇文章的标题虽然叫“重要的不是艺术”,但所论述的内容跟标题所应涵盖的内容想去甚远。 看起来更像是一场为85新潮美术做的辩护,“栗宪庭认为尽管85新潮美术运动在语言上不成熟,但它有当时思想解放运动的价值,栗宪庭是从这些作品的外部价值来为其袒护的。”(王南溟)。因为自身形式上对西方艺术的借鉴,而否定艺术 价值 ,“所以,艺术复苏关非艺术自身即语言范式的革命,而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栗宪庭),这句话将艺术分成语言范式和思想内容两个对立面,这种划分导致他在整篇文章中只能从单一的向度来思考艺术,并且始终在残缺地使用艺术这个词。他要么将艺术的变革视为纯粹的形式变革,要么将其视为社会意识或政治的变革。

 

“重要的不是艺术”这是一句潜台词,意味着重要的是 什么,是现实?是评判标准?是流派划分?还是江湖?抑或什么都不是? 栗宪庭的这篇文章对 “ 85新潮 ” 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界影响是深远的,甚至它 的影响更重要的是 显现 在艺术界之外。对于不了解艺术的人,“重要的不是艺术”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对于整个艺术行业链条来说,它也制造了更多的可能性。但从当下来看“重要的不是艺术” 更像一个毒瘤, 不断腐蚀 艺术家的创造力,混淆艺术史逻辑。 当我们说重要的不是艺术的时候,它不仅仅是在为自己开脱,同时也在误导听众。

 

从“重要的不是艺术”衍生开来的判断,丧失了一个根本的基础。这种趋势导致了我们30年 来 的艺术创作没有建立起自身的逻辑关系,以至于到现在我们还模糊在什么是艺术的状态中 。甚至为了维护一个山寨西方艺术的 事实 ,而不惜抛弃掉形式语言在艺术中的重要作用,无限制推崇那点可怜的反体制策略。 在市场化的过程中又惯性的强调反市场体制。

 

艺术的重要性及地位一再被打压, 让位于政 治、反体制及市场需求。过度的强调体制的局限性就是过度的依赖体制。 艺术创作过度依赖社会事件,其本质上跟我们为政治宣传而做的创作没有区别。我们有必要明确意识形态各领域之间的关系 ,一种相辅相成、各自有明晰线索的关系。而不是现在这种一团浆糊似的扯不清理还乱的关系。

 

“重要的不是艺术”为栗宪庭、也为很多人找到一个借口。这个借口掩盖了我们在面对艺术时的虚弱状态,表现出一种妄自尊大的膨胀心理。为了一个现实的体制问题,可以磨灭一个意识形态门类的属性。我们在此看到的是一种艺术内部的专制,它甚至跟其外部的环境没有任何关系。操控性 的欲望如同任何一个马克思唯物主义者一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我想栗宪庭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也许没有认真考量过艺术、艺术家及作品这三个词,如果从艺术本体上去分析,那么这三个词是基础。 “艺术家与作品向来是通过一个第三者存在的,它使艺术家和艺术作品获得各自的名称。这个第三者就是艺术。” ( 马丁·海德格尔 Martin Heidegger ),海德格尔的这句话为我们指明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艺术是一个基础,艺术家与作品围绕艺术而发生。

 

当下重要的是回到艺术本身,返回到一个最朴素的状态。

 

注:本文参考了王南溟的文章“栗宪庭:重要的到底是什么?” 及马丁•海德格尔 “艺术作品的本源”一文。


 

 


【编辑:杨毅】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