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资料
工作室主人:张春新,工作室大小:60平方米、150平方米,工作室地点:沙坪坝、大学城。
工作室素描:画室,在一栋高楼里。40多平方米的画室还连着一个20平方米的书房和一个巨大的观景阳台,从阳台的落地窗望出去,都市的美景尽收眼底———近景是嘉陵江、中景是洪恩寺、远景是解放碑的高楼以及如黛的南山。
张春新的工作室位于重大新校区艺术学院的四楼,之所以叫它工作室,是因为在这里,张春新更多的时间是在履行他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职责。
为了采访张春新,记者先去了他位于重庆大学老校区(沙坪坝)的画室,之后又去了他位于新校区(大学城)的工作室。虽然颇费周折,但比较全面的了解了他作为一个知名画家与教授的工作状态。
画室:重要作品都在此完成
画室的墙上是一张还没有完成的作品,两米见方的大画,雪山、哈达、藏民、红军……让人回到历史的现场。以恢宏的画面表现重大历史题材与现实生活是张春新的强项。在搬进现在的画室之前,他已经创作了《川军出川》、《出夔门》、《走出大山》、《四渡赤水》、《重庆大轰炸》等获奖作品;2005年搬到这个画室来之后,他又创作了《江上清风》、《太阳出来啰儿》、《生命隧道》、《少年壮志扫胡尘》等作品,“国家级的奖都拿了十多个吧。”
工作室:经常开会的地方
工作室有两间,在较大的一间工作室里,有一个大书柜,里面摆放着一些张春新近十年来出版的各种画册、教材与专著。记者粗约数了一下,大概有六七十种之多,画册以个人为主,也有部分合集,而那些与之“同台演出”的,都是当今中国画坛的大家———范曾、方增先、吴山明、卢坤峰、王明明、王墉……
书架上的两本书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一本是《四川南部南宋墓葬群石刻艺术》,一本是《发髻上的中国》。
这两本书让记者了解到张春新的一些艺术轨迹。从1998年由四川美院调到重大之后,张春新便开始了从一个画家向学者的转型。特别是从2006年开始,他主持的国家年度课题“四川南部南宋墓葬群石刻艺术研究”的启动,更为他的跨学科探索提供了一次高规格的实战机会。在五年的课题研究中,他带出了2个博士,13个硕士;他在墓葬群石刻中发现了“中国最早的火箭兵”,受到学术届的广泛关注并被新华网向全世界发布;对于他自己而言,收获也是巨大的,在圆满完成课题的同时,他对宋代人物的服饰、形象与民俗文化都有了深入的了解,“这对我创作古代人物画的帮助是很大的。”张春新说。
曾经,他有这样的工作室
现年58岁的张春新当过10年的知青,那时的他除了干农活外,业余时间都在农村的土墙房子里坚持画画,“要画大画的时候,就把门板下下来。”
1986年,他与老婆孩子搬进了一个9平方米的小屋,终于有了一张画桌。
1987年,他搬进一套48平方米的平房,终于有了一间独立的画室,虽然小而潮湿,但窗外绿影婆娑,时有鸟叫,“当时自己满足惨了。”
1998年调到重大,住在松林坡的老别墅里,虽然房子旧,结构也不好,但看上去很美。“那时候画了很多抒情题材,像庭园深深啊,宋人诗意啊。”
同行眼中的张春新
邵大箴:张先生一直淡然地生活,热情地教学,低调地作画,(他的作品)均能很好地展现出深厚、扎实的绘画功底和独具一格的艺术风貌。
郎绍君:他不盲目跟风,不迎合潮流,他不事雕琢,不事张扬,只不动声色地守望着家园,依恋着故土,忠实于自己的内心。
吴山明:如果说他的主题性创作是依据生活本原而感情地去呈现为描写对象,那么他的小品画作品则是生命的感悟作为表现的内容。
张春新,男,1954年生。1983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绘画系国画专业(本科)并留校任教。1990年结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画专业。1998年调入重庆大学组建艺术学院,现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多次获国家级奖,主持多项学术课题。
艺术家档案
作为知名画家的张春新还有许多身份: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会长、全国学位办艺术学博士授权点通评评委……他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他主持的硕导生专业方向涉及到中国画创作研究、艺术考古、传统视觉艺术与数字图像处理,并担任传统视觉艺术与风景园林研究的博士生导师……他主持了连续3届“五粮液杯”大学生艺术创意设计大赛以及十多项公共环境艺术的设计项目……一句话,他是一个大忙人。
然而,他的“忙”似乎并没有影响他的艺术创作,从1984年开设,五年一届的全国美展,他都有作品参加。而作为一个被公认的“主题绘画”高手,他的创作题材却能够在“入世”与“出世”间游刃有余的自由行走———他创作的“庭园深深”、“三国人物”、“藏羌风情”、“古代高士”、“宋人词意”以及“巴蜀农家”系列,既是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蕴含着浓郁的人文情怀、洋溢着独特的东方笔墨情趣的佳作,也是近年来受到市场青睐的中国人物画精品。
而他的忙不同于别人的忙,他很少接受媒体的采访,也没有更多的精力去炒作自己以及自己的作品。他坦言,我不排斥市场,但我不会看市场的“脸色”画画。也许,正是他对市场的“低调”,使他成为了当代中国画坛的明星。
【编辑:刘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