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视觉:广州当代青年艺术家的集体演出 2012-08-03 15:50:54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朱绍杰 点击:
“现在艺术界广阔的‘民间’蔓延着各种戏谑的、混合的、杂乱而又生机勃勃的语符。不少青年艺术家的图式正应和这种民间自发表达的特点,我想,这代表着某种视觉和思想传达的态势。”

黄海清《白云生处》

黄海清《白云生处》

 

谢莉斯《一种植物性的清白》

谢莉斯《一种植物性的清白》

 

韦璐《如何保护自己》

韦璐《如何保护自己》

 

“现在艺术界广阔的‘民间’蔓延着各种戏谑的、混合的、杂乱而又生机勃勃的语符。不少青年艺术家的图式正应和这种民间自发表达的特点,我想,这代表着某种视觉和思想传达的态势。”

 

自2006年策划青年艺术家群展“超级英雄”以来,策展人胡斌就一直关注广州本土青年艺术家的动态。时隔数年,他再度集中呈现广州青年当代艺术家的思维活力与艺术创造力。7月28日,“野生视觉广州青年当代艺术家专题展”在广州53美术馆开幕。

 

“这些青年艺术家的作品体现出他们对生活、事件、自然、科技的感知与好奇。”华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皮道坚教授在开幕式上肯定了广州青年艺术家的创作。在展厅中,人们可以感受到这些年轻人在生活上、创作上的多元性。展览选取了14位广州本土的当代青年艺术家的作品,类型涵盖了绘画、雕塑及装置。

 

参观过刚结束的广州美术学院毕业展的观众,肯定会对谢莉斯的画作有所记忆。在她的画面中,往往可见多个电视屏幕,分别展现各自不同的内容和画面,她试图表达美国传播学家、《娱乐至死》的作者尼尔·波兹曼所主张的“传播方式决定传播内容和受众的观点”,画作中电视屏幕和电线是绝对的主角。

 

生于80年的韩建宇早期从事大头画像创作,与2005年前后所风行的“卡通”图式画风有相似之处。然而,经历艰难转身的他现在已经在自己的画面中更多地融入了个人的生活体验和某种思考。

 

然而,展览为观众提供了更多了解这些年轻艺术从业者的途径。展览还通过他们率性的个人档案、视频自述以及个性代表物的采集,试图更综合地呈现他们的生活与艺术思想。

 

在韩建宇看来,整个展览中最为有意思的,是位于主展场门口的14位参展艺术家的独立访谈视频。除此之外,展厅中央的一张长桌上放置一系列艺术家的私人物件,这是每位参展艺术家为自己选择的代表物,而在相关画册中,这些年轻人的血型、星座及生活态度等个人“八卦”问题更“喧宾夺主”,引人莞尔。

 

在当代艺术领域,青年人一直是锐意进取的主力军。从星星美展开始,当代艺术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才出现破局。随后,在一波波艺术青年的加入和努力下,伤痕与乡土绘画、85美术思潮、89艺术大展乃至新生代艺术,再到政治波普、玩世现实主义……“野生”状态的年轻人一次又一次地冲击艺术史。

 

如今,昨日的先锋渐有老去之感,艺术家也被创作程式化、被利益链条所裹挟等问题所困扰。而在全国艺术圈边缘的广州,“他们的视觉和思想却实实在在地体现出了一种静悄悄的革命,从微观层面颠覆了固有的、僵化的格局”。作为广州美术学院的教师,胡斌在这些曾经的学生身上看到的,不仅仅是他们在艺术上的探索。他更进一步地坦言,“这绝不只是广州青年艺术家的特点,但它跟广州的舆论环境、气候环境似乎更契合些。”

 

 

 


【编辑:赵丹】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