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当代艺术展:直到中国和非洲相遇&细微之处 2012-08-06 09:51:08 来源:雅昌艺术网 点击:
继前不久尤伦斯推出"印度公路"印度当代艺术展览之后,8月3日下午4点,北京798白盒子美术馆又隆重推出"直到中国和非洲相遇"路易斯-蒙福特艺术展和"细微之处"巴西当代艺术展。这两个展览均由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教授路易斯-蒙福特策划,目的是向中国观众介绍巴西当代艺术的一些方面。

 

 

 巴西当代艺术展开幕式(右起白盒子馆长孙永增、艺术家艺术家约瑟夫、路易斯)

巴西当代艺术展开幕式(右起白盒子馆长孙永增、艺术家艺术家约瑟夫、路易斯)

 

继前不久尤伦斯推出"印度公路"印度当代艺术展览之后,8月3日下午4点,北京798白盒子美术馆又隆重推出"直到中国和非洲相遇"路易斯-蒙福特艺术展和"细微之处"巴西当代艺术展。这两个展览均由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教授路易斯-蒙福特策划,目的是向中国观众介绍巴西当代艺术的一些方面。
 

艺术精神与传统工艺的对话

  

路易斯将W.H.奥登的一段诗句“直到中国和非洲相遇”命名为展览名字,具有双重隐喻。首先,“直到中国和非洲相遇”寓意只有在想象中才能达到的高度,犹如中国与非洲之间不可触的距离,是一种自由的驰骋。其次,借用奥登的比喻性表达,艺术家在作品中传达的是他与所用工艺与工具的持续性对话。

  

这种对话基于艺术家一直所迷恋的“重铬酸盐光敏树胶印刷技术”。众所周知,摄影被工作化之前,摄影被工作化之前有多种照片冲印技术,如蛋白、盐渍印刷,白金印刷,冷色调印刷,银版印刷等等。重铬酸首次将颜色融入摄影的尝试被记载是在18世纪。路易斯于70年代在美国攻读美术硕士,受老师纳特勒斯的启发,他开始专心尝试运用这些技术,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路易斯将关注点致力于追求视觉表达,即这种印刷术所独具的画面呈现效果和工艺质量。

 

走向艺术内心叙事的独白

  

路易斯用这种印刷术创作的作品占据了白盒子美术馆一层的大部分空间。这些由传统工艺制作而成的作品充满灵动的色彩、耐人寻味的图像,从这些图像中,我们可以追寻毕加索的影子、马蒂斯的足迹。从技术上看,感光乳剂和颜料被一层层涂到纸上,艺术家表示,一件作品最少要用四层感光乳剂,多则几十次,艺术家陶冶于这种成像的过程,在自由与控制,在一次又一次循环往复中完成自己的观念传达。

  

詹姆斯这样评价路易斯的作品,路易斯的作品是风景的热闹集会,是内心叙事的独白。他的作品又如一次旅程,梳理源头、保留与扬弃、事件、思想与对比。正如展览的标题“直到中国与非洲相遇”,艺术家正痴迷于一个合乎逻辑又超越现实的定律中。

  

路易斯出生于1949年,现任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教授,从事艺术教育40多年,现工作、生活在巴西圣保罗。其作品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参加了圣保罗双年展。谈及此次中国之行,路易斯感受到中国浓烈的艺术氛围,“中国是一个令人惊奇的国度”。

 

细微之处:设定的轨迹

  

“细微之处”巴西当代艺术展呈现了一个更为宽泛的视觉表达。由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及其艺术学院推荐,约瑟夫-斯巴尼奥、安德烈-雷奇-科埃略、安娜-克劳迪亚-V-罗德里格斯、塔蒂亚娜-布拉斯带了装置、摄影、油画、录像等多种艺术创作形式。

 

船驶向何方?当今时代,有人说,星星所指的方向。可导航的界限超过了小说的想象,远远超越眼睛能看到的一个可能性的范围……它就在约瑟夫• 斯巴尼奥创作的像梦一样的风暴的构图范围之中,在这里,桅杆和浆首先引入我们眼帘。然后这些结合点指向更加建设性的、综合的、详尽的、全局的视角,与当下的社会特性无关。它由视觉通道组成,从它的高处能发现大海深处阴影中的未知,展现了对两个极端的探询:内部与外部,光明与黑暗,浸泡与淹没,平静与激动……同时,在汹涌的波涛之上,这艘大船驶向它的梦想之旅……船来啦!
 

 


【编辑:杨毅】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