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艺术”中心转移? 2012-08-27 12:44:43 来源:美术报 作者:林木 点击:
近日,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原瑞士驻华大使乌利·希克从他藏品中的1463件“中国当代”艺术作品,捐给了将于2017年落成的香港M+美术馆。这些作品包括前些年在中国“当代艺术”界大红大紫的曾梵志、张晓刚、王广义、徐冰等数十位画家的作品。

近日,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原瑞士驻华大使乌利·希克从他藏品中的1463件“中国当代”艺术作品,捐给了将于2017年落成的香港M+美术馆。这些作品包括前些年在中国“当代艺术”界大红大紫的曾梵志张晓刚王广义徐冰等数十位画家的作品。当然,乌利·希克也另外卖给M+美术馆47件“当代艺术”作品,价值2270万美元。另外,由于香港佳士德苏富比仍在香港拍卖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尽管拍卖成交价每况愈下,但拍卖毕竟在进行。而香港艺博会又吸引了国际上200余家画廊参加,其中当然有当代艺术。因此,有人在问,中国当代艺术中心在向中国香港转移吗?

 

这个问题引来了大家的关注。有人认为中国的“当代艺术”家仍在大陆,不可能去生活成本太高的香港;有人认为香港根本就没有像样的美术研究机构,也形不成什么气候,“从长远来看,香港只是个过渡市场,未来会往内陆转的”。

 

但是,无论如何,“当代艺术”在中国每况愈下已是一事实。但对何以造成如此局面,“当代艺术”圈内有很多说法。他们认为,“市场会有一个回转,内地还是更适合当代艺术市场发展的……随着国内的文化大发展,一切都会有所改观”。有人认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内地与香港的差距不仅仅是税收,更多的其实是文明、教育和机制的差距……”按这观点,似乎是说,这些“当代艺术”是会回来的。

 

其实,中国“当代艺术”的问题在于“当代艺术”自身。我认为,这些“当代艺术”,全是美国当代艺术的仿制品。其创作目的,也是为了满足西方的某些需要。亦如一位一直活动于西方的中国当代艺术著名策展人十分明白地说过的那样,“中国前卫艺术本身就具有国际化特质,它不仅具有国际化的趋向,而且其最终目的就是把一些有价值的艺术家的作品拿到国际性的环境去表现、展出,或是跟其他文化进行对话。”事实也是如此。当代艺术在各美术学院和媒体都不乏支持至少好奇者,故而它在中国还热闹了一阵子。但你要叫中国人喜欢它,凭什么呢?这种处处与中国文化、中国审美、中国社会格格不入的模仿西方又为西方人而创作的东西,中国人凭什么要喜欢?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中国人,有自己的文明的标准,有自己审美的艺术的标准。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总导演的尤伦斯,知道这出戏已近尾声。他走了,宣布永远不再回来。美国收藏家霍华德·法伯、美国“仕丹莱收藏基金”、 英国大收藏家萨奇也早就在把手中的中国“当代艺术”抛售变现……这次乌利·希克干脆把他的“当代艺术”捐到香港去。

 

不是中国“当代艺术”中心要迁到香港,这种本来就不属于我们的东西,在中国到哪儿恐怕都呆不住。

 


【编辑:赵丹】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