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人画家、徐悲鸿入室弟子
■ 2012年9月2日在加拿大去世,84岁
骆拓 1928-2012.9.3 生于马来西亚槟城
著名画家骆拓(原名骆新民)因病于加拿大时间周日(9月2日)下午4时04分病逝(北京时间9月3日凌晨4时04分),享年84岁。骆拓是徐悲鸿的入室弟子。其父骆清泉与徐悲鸿结义,骆拓便自小跟随义父在京学画。1947年到1953年期间,由于一些政治原因,徐悲鸿住在骆拓父亲骆清泉家中,那段时间,被骆拓认为是“我专心学师的美好时光”。
2008年,当时年过八旬的骆拓从加拿大回到国内,在上海作短暂停留。记者也对这位老人进行了专访。在谈到徐悲鸿画作中有没有哪一幅让他印象特别深刻时,骆拓回答,“很多。但有一幅,我觉得对我来说感情很深,是《长沙大会战》。当时,跟徐先生学画画,我研的墨,我拉的纸,并亲眼看到一幅画的完成过程,印象太深了。”
骆拓的画作融中西绘风于一体,风格独特兼富时代感;精动物、花卉、山水及人物,尤精画马,善表现其英勇神骏之天性,其笔墨生动传神,望之似一触即动,欲破纸而出,形体动态扼要,肌肉筋腱强壮有力,眼鼻嘴刻画概括入微。不仅师承徐悲鸿的纯画马图,同时结合了中国的传统山水和加拿大松林,西方画的透视法,呈现出独特的风格和韵味,将画马艺术推向新的境界。
骆拓在兄弟姐妹当中排行最大,是大家的良师、知己。其弟骆三民对大哥的离去深感遗憾,他认为骆拓的作品造诣已到达登峰造极的水准,画马更是达到了天马行空的境界,富有超现实的动感。徐悲鸿夫人廖静文也曾称许骆拓画马,“气势磅礡,给人以排山倒海,勇往直前之感”。他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在西方创造和发现了大自然中的马匹和美洲山川河流中取之不尽“师法造化”的灵感,将中国的笔墨纸张文化、中国的文学艺术教育和中国的哲学思想熔为一炉。
此外,骆拓着眼于表现中国绘画的哲学意味。1996年,与其子骆奕同共同创作的“文化折射”装置作品,用水墨画来画加拿大的山,并采用垂直放置的软镜面和凹凸镜面倒映折射观者与作品,使观者置身于云气效果之中,展示了中西文化的契合点。
骆拓1928年出生于马来西亚槟城,祖籍福建惠安,早年曾就读于钟灵中学。1941年,他“有幸认识了徐先生”,在还很小时的时候便开始跟随徐悲鸿学习画画。1947年入北平艺专,受业于齐白石、李可染、黄宾虹、吴作人、蒋兆和、叶浅予、田世光、萧淑芳等名师。其画作受到世人肯定,世界十大博物馆之一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珍藏其作品《深山傲游图》,加拿大和马来西亚政府也都藏有其作品。
骆拓毕生致力于美术创作与美术教育。1951年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便从事美术教育及艺术评论工作;1956年被推举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78年曾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进修课程;1983年移民多伦多后,与其子骆奕同合作写画及教学,他展出作品、讲学于加拿大安大略艺术学院、多伦多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罗杰斯特理工学院等学术机构及马来西亚和泰国等地;1993年应多伦多市政府、加拿大高级专员公署及中国香港政府之邀在香港举行“父子联展”;2002年受邀参加加拿大皇家冬季展之马年专题展。
骆拓的一生是顽强奋进的一生。在“文革”时期,因忠心追随徐悲鸿,放弃到法国留学留在中国的骆拓,因被清算而被迫在大草原上牧马牧羊。他不能公开绘画,只有晚上趴在牛棚地上偷偷练习绘画,为了喜爱绘画而熬受千辛万苦,历经近20年之久。所以在艺术创作中,他同样融入了对待生活达观的态度和难能可贵的创新精神,创作出如《春满大地源源长流》等巨制精品。
【编辑:李洪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