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堂偶谈:“中国特质”的中国的当代艺术及其模式 2012-09-14 16:38:26 来源:艺术国际 作者:王建玉 点击:
中国的当代艺术脱离中国特质是不可能的,这里的中国特质是指特有的历史遗产和社会文化属性,它们与欧洲或北美等西方社会文化的属性具有明显的差别,这些差别正是此处中国特质。还要界定地说,这个中国特质是特别的,与历朝历代的文化遗产和想象存在对照关系。

無堂偶谈:“中国特质”的中国的当代艺术及其模式

中国的当代艺术脱离中国特质是不可能的,这里的中国特质是指特有的历史遗产和社会文化属性,它们与欧洲或北美等西方社会文化的属性具有明显的差别,这些差别正是此处中国特质。还要界定地说,这个中国特质是特别的,与历朝历代的文化遗产和想象存在对照关系。谈中国特质在比较文化视野中是有效的,除此之外并无它用,所以在今天的视野和现实中,跨文化交际中的共同性和差异性是共存的,各个文化体、经济体既以公共性达成一定的共识,也以差异性保持自我认同和对其它文化体的排斥或否定。因此讨论何为中国特质是可能的。

在一些讨论话语中否定中国特质只会是出于一种特别情感上的理由,或者是一种质疑体制意图的流露,或者是推崇某种文化的欲求的流露。在本文化圈及其现实存在中否定中国特质,等于否认你自身存在的基础或否认你自己的文化属性,这与否认是不可能的,实际上某种否定自我属性的意识只会在某种反思中存在,但不是可确定的实存,尤其不是可以客观化的对象。这就意味着在跨文化的视野成为普遍与流行的今天,跨文化首先的基础就是本来的文化,在本来与他者之间形成脚踏几边的观察视角和比较视野,以便做出更客观化的选择,对个体而言可以方便进行自我形塑和价值的比较选择。但对跨文化问题而言,首先你自己本来的文化属性是先在的,在任何时候只要这是你的先天属性,你就不能摆脱它,就像你不管是否喜欢自己的气味一样你都无法改变它。

中国特质在当代最显著的表象就是在全球化的视野中,一种社会主义的国家所特有的意识形态以及维护此属性的各种意识形态化的立场、观点和价值选择倾向,以及现实的制度、规约和条例,具体到国家和社会管理的细则条例、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气质,它们体现在维护此文化体和经济体的特殊的与其它文化体和经济体相异的对立性或排斥性立场之中。除此之外还需要提及的是资本主义的特别形式,因为每个政治经济体的资本主义形式结果和伦理是不一样的。因此在不同的立场和意识形态的结果中,意识到跨文化倾向的个体非常容易识辨哪些东西是不能接受的和不愿接受的,因为他能看到某种更利他的文化体和经济体的契约或其他东西。因此,在很多意义上,与艺术或文化话语相关的中国特质就体现为一种与政治有关的属性,一种被称作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及其经济和文化体制下的表达方式和价值选择,它们在不同的阶段性历史时期,专注的问题是不一样的。

在竞争精神和自由市场经济模式一统天下的今天,或者更准确地说新美国模式一统天下之时,唯一与之有所不同的就是所谓的社会主义及其市场经济模式,这种模式被一些学者眼里不是典型的市场经济,而是“中国模式”,但是必须承认它与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的更大的共同性。但是,作为任何开放性的学术视野,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模式都是一种迥异奇特的引人注目的现象,譬如长期的社会主义的稳定,“中国模式”以及快速增长形象,文化中的断层式演变形态和混杂形态,信息传播的占有和控制模式,它们在今天的时代都显得与众不同,在比较的视野中明显地表现出这就是中国制造。与产品的中国制造的后殖民化生产方式不同的是,学术场域里中国制造的特质保持得很纯种,质疑或批评的力量太弱。

如果更具体地或者更简单地说,中国的艺术形态在今天可有更明确的外在的特质,并且这种特质可以内在的隐喻中国当代的艺术的模式并形成有确定意义的表达吗?当然有。它们总体的特质就是异域眼光中的中国表情、气息与形象。新中国这个具体的存在物的各种与众不同的属性,就是艺术的形态的大地,这里的艺术的形态专指当今的艺术的形态。具体而言可被划分为以下四个方面有差别的意义:

甲,20世纪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与实践,尤其是1978年之前的冷战时期的对立性经验与实践和1990年代开始的经济建设经验与实践,它们演变为一种主导的和遗产的文艺观。

乙,极左倾向的经验和实践。这种倾向一度曾作为国家倾向的集体认知和行为,干预了文化体的正常发展,并形成某种盲目和暴力破坏的文化意识的性格。这种倾向可以指向外在的异者,也可以指向其自身。这种倾向经常采用各种暴力的手段如制度暴力、语言暴力、人身攻击、各种言语方式的文艺意义暴力以攻击其对象,

丙,经济至上的生存观和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兴起于改革开放,经济至上的观念逐渐替代阶级斗争的观念,经过经济体质的改革和意识形态的推手,最终形成经济至上观念的洪流。中国特质的艺术领域大面积的成为经济至上的泽国。

丁,主导意识形态和国家观念之下的混杂文化思想观念及其快餐。除去主导的意识形态和思想的不可撼动性之外,凡是可以削弱对抗意识形态的各种文化和思想思潮都可以被用来填空,它们统统被混杂在意识形态化的格局之中,成为某种附属品或补充品。

与此相对应,中国的艺术就有以下四个方面有差别的模式:

甲,党组领带下的艺术模式。主要表现在各式官方的艺术机构和文化机构,唯一需要提及的是中央和地方的模式在统一中有各地的差异,这些差异来自于利益的较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种礼赞模式。

乙,前卫艺术模式。主要表现为与质疑现实问题有关的艺术形态,并且集中在行为艺术以及独立或地下电影领域,这种形态和倾向既是社会有机体的啄木鸟,也是前卫思潮继续演变的方式,这种思潮和相应的对待在任何的文化体中都是一致的,任何的政权都不会允许反抗者,任何的政权都亲近异己政权的反抗者。它们属于灰色地带。

丙,行画或外销画模式。外销画的模式在清朝就已经很成熟,主要集中在特许的外贸口岸如广州的十三行。今天的外销画模式主要集中在国内经济和政治中心,因为那里聚集了大量的外国人,他们处于各种异域眼光都会有益于艺术品的销路,这是今天的艺术的主要流行模式,其体现就是各地的艺术区以及创意产业区。在这个模式中,各种价值观和志趣的作品都有,它们在大众中成为一种流行的当代艺术,学院在经济至上的模式中成为此行业从业者的培养基地,如果要指望这个行业生产出惊人的杰作,那也只能像今天看待清朝外销画中著名的画家林呱等人一样。另外,这种模式及其形态作为整体形象表现为一般被称作当代艺术的东西。

丁,混杂观念的艺术模式。这种模式混杂着各种社会的生存现实、文化遗留与传播以及个人的价值取向,缺乏可供明确辨认的文化属性以及公共价值,或可谓之为自由主义者,或者可谓之为观念的投机主义群体模式。谓之投机主义是指某种世俗的实用主义在缺乏抽象思维的文化体中谈观念或理性自由是可笑的或者是蹩脚的。可称之为自由主义者是因为他们的艺术更像艺术。

 


【编辑:赵丹】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