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文艺发展的体制藩篱 2012-09-19 09:44:48 作者:中国文化报 点击:

“靠政府养活,只能满足院团的温饱生活。为什么我们不能自己找市场,自己挣钱吃满汉全席?”在2011年底举办的全国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培训会上,重庆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张乐满怀豪情的汇报发言至今萦绕在许多参会者脑海中。这个刚刚于2010年4月组建的演艺集团,在短暂时间内便结出年收入过亿元的改革硕果。张乐说,从温饱生活到满汉全席,离不开集团艺术为本、多元发展的品牌战略,是文化体制改革的东风引领他们挣脱藩篱、搏击市场,走出了艺术与市场双赢的宽广天地。

改革解放艺术生产力

早在2005年,重庆市便启动了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相关工作,到2010年,在该市计划改制的6个专业院团中,还剩下重庆杂技艺术团、曲艺团、越剧团3家单位迟迟没有动静。当时这3个院团历史包袱重,深陷困境难以自拔,对于转制,大伙儿心里都没底。思来想去,“抱团”转制成为当时唯一的出路,于是,在整合吸收了3家院团和重庆市原演出管理处的演艺资源后,重庆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挂牌成立了。

转制初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3个:内部分配机制吃大锅饭,严重压制职工劳动积极性;机构设置职能不清,严重影响院团运行效率;院团资源分散、整合不力,造成表演和经营脱节,形不成合力。如何对症下药?重庆演艺集团掀起了3场改革:将收入和工作绩效挂钩,逐步实现岗位定期聘用、薪酬随岗变化、按劳分配的收入分配机制;通过整合资源,成立了重庆演出公司、舞美公司、大型节目中心等市场主体,使集团得以深度融入市场;开辟国际马戏城、山城曲艺场、重庆大剧院三大阵地,将各种演出和经营资源有机结合。

两年多来,转企改制解放了艺术生产力,重庆演艺集团出人、出戏的可喜局面开始显现。该集团现有的400多名员工中,20多个艺术种类的专业演员占到350余人,编剧、导演、舞美等艺术人员50余人。曲艺剧《雾都明灯》、方言轻喜剧《乡村公园》、杂技剧《花木兰》等剧目从重庆演到全国;杂技《倒立感组合》、清音表演唱《搬进新居迎太阳》、评书《石头后面》等上百个不同艺术形式的新节目在重庆早已家喻户晓……

看着自己的演出剧照,王漪格外兴奋,这位刚刚被聘用到重庆演艺集团的年轻演员由于基本功扎实,很快成为骨干,并参与了大型杂技剧《花木兰》的海外巡演。“刚去杂技团时,我没编制,工资也比别人低,心里不免自卑,工作热情也被打击。可现在不一样了,演出不再排资论辈,我们年轻演员有了更多的演出机会,心里越来越有劲儿!”王漪说。

改革提升市场竞争力

体制改革后的重庆演艺集团焕发出了蓬勃的生命力,激发出了巨大的艺术生产力和创造力。2011年,集团实现收入突破1亿元,自主创收7000万元,比改革前的2009年翻了三番,演出场次增长了一倍,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项目股份合作制是重庆演艺集团如今最常用的经营方式,他们坚持多元化经营,与其他演艺团体横向联合,不断延伸文化产业链条,探索商演的新路子。集团先后承办了第二届中国重庆文化艺术节、上海世博会重庆文化活动周、美国塞维维尔市重庆文化活动周、第十二届亚洲艺术节开幕式等各类大型文化展演活动。针对本地市场,集团开辟了新阵地——山城曲艺场“周周演”,颇受百姓欢迎。

集团还大力开展演出中介业务,近两年成功引进音乐剧《妈妈咪呀!》中文版、音画史诗《复兴之路》、英国皇家爱乐乐团音乐会等国内外优秀剧目50余台。

在坚持文化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指导下,重庆演艺集团积极开拓以杂技为主的海外演艺市场,出品的杂技剧《花木兰》、《红舞鞋》近两年赴美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地演出1000余场。

“杂技公司和曲艺公司努力在2015年推出20个以上优秀节目;将演出公司建设成为西部领先、全国知名的演艺企业;将文华公司逐步发展为重庆文物保护修复工程龙头企业……”在重庆演艺集团的每一个部门和子公司里,明确的工作目标深入每一位员工心中。他们正在用行动朝着“西部一流、全国领先的综合性文化企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

 

 


【编辑:刘建英】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