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青年艺术家 2012-09-22 11:08:2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唐子韬 点击:
随着前一阶段国内大规模青年艺术家群展的纷纷落幕,“青年艺术家的成长”、“艺术品低端市场前景”、“艺术品消费产业化”等成为业内讨论的话题。那么,大型“汇展”、集中推广的模式,能否真正做到扶持青年艺术家?能否为沉闷、低迷的一级市场带来生机和活力?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随着前一阶段国内大规模青年艺术家群展的纷纷落幕,“青年艺术家的成长”、“艺术品低端市场前景”、“艺术品消费产业化”等成为业内讨论的话题。

那么,大型“汇展”、集中推广的模式,能否真正做到扶持青年艺术家?能否为沉闷、低迷的一级市场带来生机和活力?

汇展+互联网=规模市场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而当艺术品以批量的形式出现在市场上的时候,它所具有的独特性价值,或许将难以实现;而当艺术品价格与市场的规模经营挂钩时,与其他商品一样,价位就决定了消费人群。

最近一段时间,百人以上规模的青年艺术家推广项目仅在北京就有三个:“HIHEY中国未来——新兴艺术家计划”、“中国青年艺术家扶持推广计划”(CYAP)、“青年艺术100”。伴随着强大的媒体攻势和声势浩大的“青年艺术展”,以强大资金为依托的商业艺术机构往往希冀以规模经营、“短平快”的营销模式在艺术品投资热潮中赚到“快钱”。一时间,青年艺术家也像集体过节一般,一个个兴高采烈地搭上了飞驰的“商业列车”。

艺术商业机构以集中“汇展”的模式抢占艺术中、低端市场,相对于传统画廊业“小而精”的展览,“汇展”模式在展示作品方面具有量大、集中、流动性高的特点。

然而,艺术品毕竟是超越生活必需品、普通消费品之上的精神产品,如此大量的中低端艺术品涌现市场,是否会带来供大于求的局面?

艺术市场专家彭中天认为,任何市场都有高、中、低三端。艺术品大众消费市场的引导,重点应该放在中产阶层身上。“中产阶层素质比较高,经济基础比较好,对文化有需求。”他说,“如果没有能够满足这部分人群的文化消费产品,他们的这部分资金就是闲置的。”他认为,艺术如何为中产阶层服务应当是一个课题。

除了传统的展览模式,网络推广也成了一个集中展示艺术品的廉价、高效的平台。

“如今,年轻人的机会在互联网!”HIHEY在线艺术市场总裁何彬斩钉截铁地告诉记者。他认为,中国的画廊体制还不是太成熟,在这样的情况下,画廊在“消耗”艺术家资源和推广艺术家中的作用和能量是有限的。“事实上,全中国的画廊和艺术家的数字比例十分悬殊,画廊的代理资源是有限的。这么多被画廊和艺术机构忽略的艺术家的机会在哪?我认为,一定是在网络。”何彬说,“网络可以让艺术家有充分地自由表达空间,而不仅仅是通过画廊和美术馆的系统来表达。画廊需要拣选,要考虑画廊业主的口味。”

在何彬看来,互联网不仅会成为年轻艺术家的艺术表达的重要输出口,也会成为艺术品销售的重要窗口。传统艺术市场模式是以精英为主的模式。互联网让所有的人都有生存的空间和机会。“互联网的运营模式就是一个不断更新,非常灵活的机制。不需要想得很远,不需要做一年的计划,只要想下个月怎么样就可以了。”何彬说,“我们的项目都可以很快做出决策,很快就可以组织起来。传统拍卖行做一场拍卖会很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在我们这里,一个人一台电脑就可以完成拍卖了。”

目前,何彬的HIHEY在线艺术已经与300多个艺术家有了代理关系,以每人每年3件作品通过有限、自由的代理模式进行合作。对于代理作品中大部分标价在3万元以下的作品,何彬表示:“标价不代表身价。所有艺术家都是有价值的,无论好与坏。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艺术家通过互联网走出来。”

低价≠低端

尽管,艺术品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它不能与消费品同日而语,但这并不等于购买艺术品不存在纯消费心态。记者在市场调查中发现,实际上对于大部分买家来说,购买艺术品首先是凭个人喜好,而对于未来保值、升值的空间有多大,往往只是消费过程中综合考虑的因素之一,而且并不一定是决定因素。

“青年艺术100项目”负责人之一彭玮告诉记者,自去年以来,他们的客户群中,不断地有演艺明星、金融界人士加入。“这些购买人群中90%以上是纯粹因为喜欢而消费。很多是看到了喜欢的作品才买,其次才会希望升值。”她说。

她把客户分成几类:一类是有“闲钱”购买艺术品;另一类并不能随便拿出几万块钱闲钱买艺术品,但是放弃了购买其他消费品,因为喜爱转而购买艺术品。“总之是在物质上有保障,想要在精神上有追求的人。还有些已经是成名的艺术家,体谅到年轻艺术家的艰难,帮助、赞助年轻人,在精神上和物质上支持年轻人。”她说道。

据了解,在今年的“青年艺术100”参展作品中,价格在5万元以下的作品占63.5%。而这一价格区间的艺术品的售出比例达到了76.8%。

在艺术市场专家彭中天看来,艺术品与其他商品一样,也可分为高、中、低三档。他认为,“艺术为大众服务”,这句名言在今天具有市场意义。“艺术和艺术品不是等同的概念。如果是艺术,那是艺术界的事情;如果是艺术品,那是商品属性的东西,就一定要面向大众。”彭中天说。

近些年在众多艺术机构和资本的推动之下,艺术品投资开始从高端逐渐转移到了中、低端。“艺术品不再是只有少数人把玩的对象”,成为这一市场的新口号。

然而,在艺术品经纪人李苏桥看来,艺术品价格的高与低是个相对概念。他认为,市场上售价3到5万的艺术品,相对于毕业两三年的年轻艺术家,并不属于低价范畴。他向记者举例:“假如一个艺术家一年的创作量在20件左右,并且他作品的质量和它本身的艺术性和受众的迎合度还可以的情况下,如果一年之中 60%的作品卖掉了,大概就有15件作品,如果3万一件就有45万。假如说艺术家能够坚持自己的价格,按照一般的分成比例,就能得到22.5万。这也就意味着,一个毕业两三年的年轻人,一年有20万的收入。”

另一方面,他认为,买家如果以消费心态购买一件艺术品,那么他所投入的资金应该只占年收入的1%。“也就是说,如果一件作品3万的话,年收入 300万收入的人才能买一件作品。”他说,“当然,如果要求一个人用收入的10%去买艺术品,进行健康的资产配置,这对富裕人群可以,对普通大众比较困难,大众应该是1%。”

因此,李苏桥认为,艺术品进入消费品领域而被普通大众接受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坚持+等待=成长

在市场经济社会,青年艺术家在成长期更加依赖于市场的扶持。市场一方面在客观上为青年艺术家提供了机遇和进一步价值挖掘的可能;另一方面,也常常让缺少经验的年轻人无所适从。

对此,近期也有一些业内人士对于目前大量出现的青年艺术展、青年艺术推广项目提出质疑,认为这样做是过度消耗青年艺术家的创作资源;同时,目前的艺术市场容量相对于艺术家的创作总量来说,仍然规模尚小。

“青年艺术家本身是弱势群体。有这样一波力量关注青年艺术家是件好事。”身为“青年艺术100项目”策展人之一的彭玮告诉记者。

“对于青年艺术家的潜力发掘,学术和商业应该各有侧重。”彭玮说,“学术机构就应该做学术方面的事情。商业机构做商业的事也无可厚非。大家都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

上个月,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了“首届CAFAM未来展”,即在学术层面对青年艺术家的艺术创作进行了梳理。而其中许多参展的年轻艺术家也同时参加了一些青年艺术“汇展”。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信息与分工的复杂交错让每一个想要成就自我的年轻人,很难在学术与商业的双重道路上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学术与商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或许就是这个时代年轻艺术家的信条。

但是,在四川美院教授、批评家王小箭看来,如今的艺术环境并不乐观,青年艺术家更需要的是坚持和等待。“坚持艺术创作,等待被发掘和发现,是目前青年人的普遍心态。一次性地集体出场,其实并不易于青年艺术家的成长。”他说。

策展人陆蓉之认为,青年艺术家的发展潜能,是要看能不能坚持做下去,作品的价值发现需要有好的机构进行运作。“艺术家的作品需要被‘对的人’看到。”她说,“如果青年艺术家没有品牌,很难被人看到,所以展览活动对年轻艺术家来讲无论如何都是好的。只是,今天很多这一类型的青年艺术展的背后是商业利益的操作。”

商业利益的操作,对于艺术家来说是把双刃剑,艺术家能否不被商业利益裹挟更多,要依仗自己的判断和能力。“艺术家被市场认可,有了商业价值,但是决定权在艺术家。学术和商业之间,需要艺术家自己做选择。”彭玮说,“而且,艺术家的创作资源是与个人才能、知识阅历、艺术技艺密不可分的。”

 


【编辑:赵丹】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