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 Bin Works-2-7
《伪装-d》 综合材料 113cm×146cm 2007年
BLACK BRIDGE & WOOLHOUSE-5
BLACK BRIDGE & WOOLHOUSE-28
《伪装-2》 树脂、宝石 35cm×14.5cm×34cm 2007年
记者:当时考学怎么想到要考设计系,美院那时候的设计专业是什么情况?
刘斌:考学前喜欢画画,但多是一些平面类的广告画,没接触过油画、版画、雕塑这些,当时学的画的都可以归为装潢美术室内设计的内容,也有很多和我一样学这个的同学后来都考去了中央美院,我可能是受他们影响吧。设计系是从壁画系分出来的,当时只有两个专业:平面和建筑。壁画系可能更公共,而设计系针对的面要更多一些:有公共的,也有个人的,也有企业的,它的方向要更明确。
记者:面对设计系从业的这种多样性,您美院毕业以后是如何选择的?
刘斌:我毕业之后上了几年班,在广告公司、在房地产广告公司做了几年。全职的,跟企业接触得比较多,针对的都是大型的房地产商,有商业的、有住宅的。
记者:您更为人熟知的身份是艺术圈内的设计师,从做商业设计转入艺术行业当时是如何考虑的?
刘斌:我这个人不能长时间做这种机械性的、重复性的劳动,在一个企业里最开始的时候创意很多,老板会觉得你灵感迸发很有意思。但时间长了每个行业都会有自己的束缚,尤其是房地产,条条框框很多。
记者:您认为与企业合作和与画廊艺术机构合作有哪些不同的体验?
刘斌:在企业做设计的时候它会有一个商业的规则,但是跟画廊合作这种商业规则也有,但是没那么强烈,这种客户还是属于创意性更强一些的。但与企业相比画廊没有那么正规,在流程和合同的执行上都不够规范。
记者:做设计的期间,您的个人创作一直没有中断过。
刘斌:美院的人可能都有一点创作情结吧,长期在艺术院校接触造型专业,老师都是一些艺术家,包括陈文骥老师也一直鼓励我做作品,有这样一个环境和氛围,我就会一直坚持做这个事。
记者:设计的经验是否对您的创作产生影响?
刘斌:创作之前我可能会先做好一个大概的构图或者说先想好一些东西、罗列一些素材、设计一些东西,在画画的时候我也是对大量的元素做减法,这都是设计的理念。可能我的一个画看上去有点像海报,但它是有绘画语言在里面的。
记者:除了创作,据说您近期正在和几个朋友做一个饰品的品牌?
刘斌:做这些时尚周边类的东西也是一个巧合吧,我和这几个朋友都喜欢一些哥特、黑暗的文化,但现在国内对哥特文化误解得太片面也太负面,它有更多历史中深层次的东西,我们做的这个品牌就是要把这种深究的东西平面化、产品化或者说立体化。
记者:作为外来文化,您以哥特为核心做品牌的时候是否考虑过它在中国本土的被接受程度?
刘斌:文化之间都有共通的部分,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太一样。就像“你想找到光明就必须经过黑暗”这句听着挺哥特的话,在中国文化里也有相应的说法,只是更委婉没这么直接。
记者:您与许多艺术家和画廊都有过深入的沟通合作,从设计师这个角度您是如何看待当代艺术这个圈子的?
刘斌:现在的中国当代艺术你会发现有很多跟设计特别雷同的地方,甚至会发现有一些艺术家画的跟五六年前的设计是差不多的,他们可能画完之后卖得还非常好,这在设计里面只是非常快的一个制作过程,完全是一个工作性质,但是艺术家可能有他自己的一个理论体系,他可能用几千字或者上万字来说这个事情,来支撑这个画面,还能够形成某某系列经年累月地画下去,但是对设计师来说可能这就是一个工作,而且是一次性的,不能重复。相比之下,艺术家的创作要矫情多了,所以有时候感觉是比较好笑,也比较无奈。
记者:所以您现在做作品、做品牌也是意识到了在艺术圈和设计行业里的局限性,让自己有一个更综合的身份?
刘斌:我觉得不管是艺术圈还是设计行业都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客户,客户还是最重要的,一方面是靠你的作品引导客户。但是这种关系无一例外地都会变成很直接的甲乙方的关系。
其实最理想的状态就是把自己变成自己的客户。对自己的这种妥协是有底线的,但在客户那儿的妥协可能某些时候是没有底线的。有时候客户会迁就你,但有的时候就不会迁就你,总是在这种你来我往之间就会浪费很多时间、很多精力。有时候妥协可能能顺利的结单,拿到钱,但出来的可能就不是一个好东西。尤其是做设计的,老是说自己提倡环保,但是以环保为前提做出来的东西却是垃圾的话,岂不是很荒唐?而且不管什么生产都有一个污染过程,但是最后的产品能一直保存下来,不被丢弃,这才是减少浪费、减少污染。 比如说你做的一个东西引导了消费者的喜好,他就会非常重视,并且把它作为礼物代代相传。
【编辑:李洪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