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雕塑艺术渐次显现出“中国、当代、个性、智慧”的学术风貌。本书核心理念贯穿于写作过程:雕塑是心性的物质建构。首先,雕塑是灵性物体。她不是一块普通材料,生命气息蕴含其中,雕塑家倾注情感,作品艺术地反映生命力。其次,雕塑是智慧产物。她绝非一个简单物体,文化诉求隐含其中,雕塑家赋之以创意,形成“有意味”形态,包括人工工艺和自然形式语言、与时代、地域之人文相关联的空间意识和观念表达。
整体认识概念有必要明晰,雕塑两字组合是一个约定成俗的名称,并不表明雕塑只能用“雕”与“塑”两种手法制作,从业者也不只是研究雕刻与塑造,对此狭隘地认识必然难以适应社会变革,导致行业的自我封闭,产生唯我独尊的排它性。反之,任何事物均有其内在准则,放弃底线意味着事物的消亡。在艺术重构之前或是不管将来怎么重建,雕塑仍会拥有一方土地,因为在本体语言表述方面,依然存在空白之处,有待着力补白填空。况且在当今中国,真正意义上服务于人本的雕塑历史还相当短暂,可利用价值远未发挥,就地域文化发展来说,有着保持相对独立特质的必要性。对此把握不妥或许带来评价机制的盲目化和传承体系的无序化,显然这不是“雕塑”尤其是“中国雕塑”的理想结局。雕塑属于空间艺术,也是立体艺术之一,但立体艺术或空间艺术决不就是“雕塑”而已。
开放的年代,重组与综合是社会大趋势,绝对的概念界定与泾渭分明的界线划分既不可能也无必要。要适应时代变化,更要维护学科利益,将传统雕塑看作专业法宝,研习其文明精粹,在坚守底线基础之上,学术领域应是开放的,把“空间艺术”视作文化外延,吸纳其新鲜养分。如此,来龙去脉清晰,助于整体发展。
如同地球构造一般,传统雕塑奠定内核,能量潜藏;现代雕塑犹如地幔,资源厚实;表层地壳则是“空间艺术”,景致万千。彼此依存渗透,产生作用与反作用力,推动雕塑这一球体恒定运转。
雕塑是深度艺术。
深度恰似雕塑之魂。除了纵向高度和横向宽度之外,艺术家注重三维之一的深度,即一个形体到另一个形体的前后距离。如同置身茫茫高原,洁净的蓝天白云朵朵,遥远的天际线上随风飘来婉转悠扬的歌声,可闻可望却遥不可及。雕塑就是这样一门探究深度的学问,不似绘画有二维边框限定,雕塑就是要设法深入进去,寻求造型开阔的空间表达。此种纵横扩散的深度能营造艺术意境,让人感觉尺度很大、进深很远。除了物理深度之外,深刻地艺术表达,即体现出思想深度同是重要方面。两者契合,一座好雕塑蕴藏了一个世界。
雕塑是触感艺术。
触摸形体。雕塑是艺术家创造的“生命”,据说亨利摩尔每次路过他的作品,总要轻轻敲敲,似乎在唤醒一个沉睡的活体。触摸还是观者喜欢的行为表现,讨厌的话,站得远远的,连挨都不挨。在艺术类型中,雕塑是少有的可以接触的艺术,因其特有的材料语言,在允许的前提下,人们能够亲身触碰形体。
感受实在。触摸联络感情、加深记忆,人们直接领略物质实在,感受形体起伏,接收到来自雕塑的信息。造型让人可触可碰,亲近感徒生,客观上缩短了作品与观者的空间距离,主观上拉近了两者的心理距离。
雕塑是注重加工工艺的艺术。
执着加工造就完美。一座雕塑的诞生历经多道工艺,从蛮荒之石到米开朗基罗·博纳罗蒂[MichelangeloBuonarroti]《摩西》手臂上的青筋脉动、从一堆烂泥至罗丹《思想者》中手掌自然下垂的充血手指,皆已证实加工存有艰辛,只有亲力而为才能知晓。成品因其造诣而显出神圣,撇开高雅度,在其崇高的背后却是血汗的凝就。
雕塑是顶天立地的东西。
顶天,寓示尺度高大;立地,意味根基深厚。要想尺度高大就得根基深厚,物理尺度如此,精神尺度同样如此!对于天地来说,天是空的,让人遐想;地是实的,叫人苦干。中国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天为圆的,遐想要无边无际、圆融贯通;地是方的,苦干应脚踏实地、一板一眼。
雕塑家就是现实的造物主。
他将主体意识以物质形态凝结,产生扩展的能量,恒久地回馈于人。除却物质持久性之外,更多的是创造之物内含不朽的文化品质,此种品质让人心花为之怒放,感受到空间的无限和生命的永恒。
一个古老的“生命”渐渐分化出两种形体,一个走向壁面,依势延展,有依靠就得有所适应;另一个来到广袤的空间,孤独且倔犟地屹立,因之静穆独立而格外耀眼夺目。
塑造属性。喜爱自然,使人谦逊,给人教益,人总是从自然中汲取难以用言语表述的灵感,自然本是天工开物,一切形态均是物竞天择的结果。塑造,人的情感传达最为直接,在造型中保留制作痕迹,展现物质自然属性,不咎是与自然合一的表现。
塑造魔力。彰显生命力成为雕塑家追求的首要方面,从三个角度展开:一是弹性,有意识地省略细节,减弱高低点距离,归纳形体起伏。造型概括饱满,弥漫苹果香味,再如充气气球,按压似乎就会反弹。二是活力,强化动感、力度和激情表现,保持塑造痕迹,增强形体生动特性。三是张力,追求内在力量表达,造型潜藏爆发能量,由里而外撑破束缚,向四面八方外顶。
雕刻使命。“万物有灵”是中国古老的认识观,纵使原木顽石也有灵性所在,雕刻家的使命在于将材料之中蛰伏的“生命”解放出来。“当我们拿起一块石头要雕刻时,也总会先看看这块石头像什么,再着手去加工。比如这块石头像一条鱼,我们只要稍微加工雕琢,就会变成一条很可爱的鱼。如此保留了石头原来的特点,顺着木材的本性去雕刻,才能显出造型的风格。”
雕刻魅力。雕刻家着力探索有限空间的无限可能,一方面是强化刚性,做工材料尤其是石材本质坚硬,雕刻运势彰显力度,金属与石材交锋,力与力的较量阳刚十足。有些雕刻家强调此点,处理大刀阔斧,体块转折硬朗,硬性碰撞中显出刚者更刚。另一方面是转而柔化,越是刚性材料越要用其表现柔软之物,逆者为之予人刻骨记忆。许多雕刻家欢喜用石材来表现碧水涟漪、大气弥漫或是卷曲布纹等,转换特质是辩证法的直观体现。
构造雕塑。接纳“构造”最具现代意义,将各个部分当作构件来进行装配,建构起一件或一组作品,打破了由塑造、雕刻成型的传统程序。它是塑造的变异和扩充,其结果仍然具备雕塑的特性,纳入构造使作品具备更大创意空间、生发宽泛视觉意趣和丰富的造型语言。运用构造方法,突破材料本身面积和体量的限制,综合多种材料进行造型,有时甚至是“巧夺天工”的表现。慧眼发现和利用材料,展现有机色质和自然纹理,形成不同材质之间的协调与对比,体现合成工艺过程中产生的规则和不规则的缝隙之美。
善待材料。中国古代雕塑家早就崇尚巧材巧色、随形就势和因材施艺,西方传统雕塑家并不看重此点,认为材料仅仅只是物质承载,运用持久性材料就是为了使主题永恒延展,故此,以大理石和青铜居多。现代雕塑家不局限于此,一切从材料中思考,他们挖掘所用材料之美,与其平等对话,找寻其灵智奇巧之处,此是与自然和谐的表现,更是一种至高的境界。
注入灵魂。美的艺术来自心灵,凭借执着的创造力,形象且透彻地反映心中感悟,作品要显出独特生气,艺术家就必须把情感因素灌注到材料里去。就文化魅力来说,纯粹物质材料本身是有限的、易消逝的,尚不配以称之为灵魂之物。唯有雕塑家的心智应力渗透之中,使其蕴积人的意志,材料形态在每一点上都见出生命,才能显现活力生机和散发永恒魔力。
在世界艺术版图上,西方式的具象与抽象扯出一根准绳,以反映外在世界为标准,具象是“像”的一端,抽象是“不像”的另一端。中国式的意象跳出线形标尺,呈现超脱逍遥与飘忽不定的游离状态,在空间中俯瞰,一切皆唯我所用,在脑海中酝酿,与其说反映外部世界,不如说体现内心所思,雕塑结果也就成为智慧火花碰撞的产物。
主动调控。以往雕塑过多依赖于宗教皇权,作品仅是其中点缀而已。今日艺术家主体意识加强,不再认为雕塑是附属之物,传统雕塑在功能结构上的被动依附性渐次转化为现代雕塑的主动扩张性。他们从科学中得到启示,雕塑样式远非孤立,艺术魅力辐射周遭,形成若干个“场”,一是空间场,另一是时间场,新雕塑家的大空间思维在一定意义上体现出先进的认识论。关注点也就由过去专注作品本体的封闭式完善转到雕塑与社会、雕塑与人、雕塑与环境、雕塑与建筑等对应关系上,从上述方位调节心灵境地、优化生存空间。
雕塑属于文化类型之一,形成本身就是发现与创造的体现。发现是切入角度的空间课题,折射出学识与慧眼;创造是崭新的开始,由此延续并跨越时间,体现出执着与艰辛。雕塑家作为特定行业之人同样具备上述需要,他们在造就立体形态中,难免劳心费力,感受更多的却是创造之情,欢乐与痛苦夹杂,睹物思人,显示出从无到有的建构、成果蕴含与众不同的表现、产生视若珍品的收藏价值。尤其是当不为人看重的、处于初始状态的材料,经过艺术家灵智构想和勤奋做工,使之成为文化形态,将其展示于众,并获得精神共鸣时,此种原创成就是人之莫大幸事。
世界假使没有艺术,人之精神少了载体,缺失生机而显出乏味。雕塑是述说感悟的艺术,是心灵的寄托之物。无论采用何种表现类型,没有绝对的无思想的作品,只有承载的多与少、深刻与肤浅、正确与错误、保守与超前之别。雕塑尤如灵魂注脚,承载着建造者理念,当然也折射出其精神述求和人之品味。
雕塑美化生活。艺术教会人们观察和思考,艺术最忌讳平庸,艺术应紧抠典型,将其“优美”一面展现出来。“优”就是最佳,“优”还是首创;“美”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理解,从不同层面去展现,“美”即可愉悦感官,也能说明问题。雕塑是审美意识的产物,具备优美的文化特性,用之美化空间、调节气氛、营造氛围,实现舒适怡人的目标,使生活与工作其间的人们赏心悦目。
记得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莱辛[Gotthold Ephraim Lessing]在其著名论著《拉奥孔》一书中提到:“一件好作品胜过一部美学”,面对雕塑艺术,尤如遥望浩瀚星空,每时每刻抬头凝望,都会有新的发现。再如从飞机舷窗俯瞰大地,尽管下面是我们世代栖息的故土,或许原来因为太过相知而熟视无睹,换了一个角度,就有了深刻的陌生感,新的信息扑面而来。全方位的雕塑即便如此,生机潜藏于造型之中营造非凡,让人之魂灵有所归宿。置身其间,品味文化气息、享受生存乐趣、感叹自然神奇、赞颂生命伟大。有了雕塑做伴,人们思维立体、想象开阔、行为深邃,世间生活充满意趣而不再寂寞!
本文摘自于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雕塑概论》一书,题目另加,原载《中国雕塑》2012年第3期。
【编辑:于睿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