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媒体:不得不说的痛 2012-10-30 10:38:05 来源:看网 作者:齐廷杰 点击:
以上作为一个引子,引发下面的话题:艺术媒体怎么了;追逐利益的同时,艺术媒体是否得坚持一些东西,有所为不所不为?

早上刚起床,睡眼朦胧之际,一位自称某某书画艺术杂志社的女孩打来电话:“你是齐老师么?”声音翠甜的很,我一乐,我一个小编辑,从何时起成为了一个老师。不过被人称作老师的感觉还是不错,我顺其道:“对,我是,请问有什么事情?”女孩继续道:“是这样的,老师,我是某某书画艺术杂志社的编辑,我是某某某,我在网上看到您的作品很不错,适合我们杂志这期的某某专题,你有兴趣做一下宣传么?”我又乐,我从来没有做过艺术创作,也没有艺术作品,莫非女孩搞错了?我进而问道:“你在哪里看到过我的作品呢?”女孩回道:“在一个艺术论坛里面。”又问:“哪家媒体的艺术论坛里面?”女孩吱吱唔唔的说了一会,我也没有听出哪家媒体,不过我还是礼貌性的问道:“你看到的我的哪些艺术作品不错?”女孩干脆的说:“油画啊。”我喷了,回道:“对不起,我是搞雕塑的。”听完这话,女孩的情绪马上跌落下来,软哒哒的说:“哦~。”

以上作为一个引子,引发下面的话题:艺术媒体怎么了;追逐利益的同时,艺术媒体是否得坚持一些东西,有所为不所不为?

据不完全统计,活跃在艺术圈专门从事当代艺术的艺术媒体不下一百家,大多数是民营资本在运作,很多艺术杂志都没有取得独立的刊号或者书号,一般的模式是挂靠在某家出版社或者报社旗下。艺术媒体从业人员大多数是艺术院校美术史系毕业的,他们一般具有扎实的艺术史基础,对当今活跃的艺术流派与艺术家都比较了解,能够发掘出艺术现象背后的理论背景。当然,一本艺术杂志或者网站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主编,一般由业界比较知名的批评家、策展人担任;编辑,由具有美术史背景的专业人员担任,同时艺术媒体类的编辑还经常充当记者角色,冲锋在前,处在“艺术生产”的第一线;市场人员,一般对于是否具有美术史背景不要求,大多数是相关行业有市场经验的,且女生居多;发行人员,大多数发行是身体彪悍的男生,因为没有相关的刊号或者书号,艺术媒体不能通过公开的渠道进行发行,所以只能以“派送”的方式发行。

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淘汰了一批艺术媒体,一般艺术媒体的运作方式是媒体—画廊—艺术家—艺术活动(艺术媒体自己主办)—圈外的资本进入(媒体需具备相当的社会知名度),具体到细节,文章开篇举的例子很能说明问题。即艺术媒体的市场人员通过前期对于艺术家的沟通了解,以打电话的方式的约艺术家做版面或者参加活动。

然而艺术媒体的鱼龙混杂,让这个行业整体混乱。个别从业人员的素质不敢恭维。以某某书画艺术为例,其编辑在完全不了解真相的情况下就敢信口雌黄的邀请艺术家做宣传,试问这样的艺术媒体还有存在下去的必要么,况且编辑干的是这样的活么?前期不下足功课就想“空手套白狼”,所以亟需艺术媒体的市场人员提高业务能力,至少在找寻艺术家的时候要了解艺术家的作品,对艺术家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这样的艺术媒体的存在,势必会导致整个行业的不健康发展,最终也会自取灭亡。

艺术媒体从业人员的流动性大。对于从事当代艺术媒体行业以及相关行业的人员来说,跳槽率、辞职率相当之大,在一家媒体从事2年以上算是时间长的。究其原因,首先与当代艺术圈整体的薪资水平有关系,大多数人员的工资在三千上下,个别优秀的能够达到一万,对于这种待遇,很多从业人员表示不理想;其次对于持有艺术理想的人来说,某些媒体老板的做法会遭到鄙夷,比如唯利是图而“不择手段”,比如斤斤计较锱铢必较,价值观的不同导致分道扬镳。其三,经过一定时间的积淀后,有才能者会寻求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如此看来,艺术媒体投资者需转变思路,为什么优秀的编辑会留不住?我认为兵贵精不在多。与其找多位编辑不如提高薪资一到二倍留住好编辑。古话说的好,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虽然不能依据给多少钱做多少事的逻辑去分析问题,但是适当的提高薪资确实能够更加有限的刺激从业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最大限度的激发才华。

很多号称月刊的杂志一年下来出不到5期。能赚到艺术家钱就出,赚不到就歇的做法对于杂志本身而言是一种自杀,首先当代艺术追求学术性的同时还讲究时效性,3月的艺术新闻放到6月才出,相对而言没有了必要。其次投机心理扰乱了艺术家对于选择艺术杂志的心绪。起码可肯定的是,艺术家绝对不会再去选择这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没有任何原则性可言的艺术媒体。

批评家王林曾说过,媒体作为社会资源,首先要对中国文化的建设负责、对中国人的思想解放和精神自由负责、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进程起到推动作用。具体到艺术媒体,甭说对这些“宏大叙事”负责,能够做到对做宣传的艺术家负责就很不错了。据我所知,个别杂志的做法值得商榷:前期找寻艺术家的时候,会对艺术家许诺一个很好的专题,如会邀请某某著名批评家主持这个专题,或者某某著名艺术家也会参与这个专题,结果杂志出来后,并不如事先许诺的那样,所以艺术家会找到杂志社门口破口大骂,这种带有欺骗忽悠性质的做法并不少见。笔者接触过很多年轻艺术家朋友,有人真是省吃俭用把钱省下来,去做一些宣传,至少他们的态度是真诚的,也信任艺术媒体在收取版面费后,也会真诚的去把事情做好,所以,遇到这些处于弱势群体的艺术家,怎么会忍心忽悠他们?

杨小彦在其文章《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艺术杂志》一文中曾提到,对当今艺术杂志损害最大的,是那些通过完全的市场的合谋使杂志变为为业界产品介绍的做法,即杂志沦为画册。如何在商业与学术中取舍,是很多主编面临的问题。一方面,有个性的主编会最大限度的追逐杂志的学术性,但是现实情况是不考虑市场因素杂志基本是不可能成活的。有一种杂志乌托邦的做法是:每期邀请多名批评家联合策划一个主题,通过这个专题主动散发的向心力,吸引符合主题精神的艺术家主动参与进来,对于泛文化领域的艺术现象进行剖析,总之完全摒弃靠收取艺术家版面费生存的做法。然而乌托邦终归是乌托邦,现如今,艺术媒体普遍的存活是靠艺术家的,杨小彦在文章最后提到,谈论办什么样的杂志,很容易成为空话,为了不成为空话,他只好打住不说。在我看来,即使讨论不出来杂志应该怎么办,但是,杂志不应该怎么办我们是了解的,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把诸多的“不应该”去除,对于“应该”怎么做是极有裨益的。

 


【编辑:李洪雷】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