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读的图像与被看的诗——奥地利艺术家对中国当代文化的释读 2012-11-08 09:29:49 来源:田萌 作者:艺术国际博客 点击:
文化是一个社会及其相关元素存在形态的描述,而不是一个意指明确的概念。当我们试图用某一符号去概括一种文化时总会感觉到有些尴尬——我们希望从总体上把握一种文化的本质,但是又发现其丰富性以及流变性并非一个符号可以代替。

文化是一个社会及其相关元素存在形态的描述,而不是一个意指明确的概念。当我们试图用某一符号去概括一种文化时总会感觉到有些尴尬——我们希望从总体上把握一种文化的本质,但是又发现其丰富性以及流变性并非一个符号可以代替。

自原始以来,不同区域与社群之间就相互来往与迁移,一个地区的文化总是包含着其他文化的因子。玄奘西天取经、马可波罗游记等众所周知的故事都是古时文化交往以及相互影响的例子。然而,古时由于交通和通讯技术不发达,一个地区对另一个地区的了解是充满着想象的,而这种想象又推动者文化之间的更深层的交融。今天,交通、通讯以及信息革命性地改变着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与理解,千山万水已不只是作为空间区隔和时间延伸而存在,也不是交融的障碍。

世界变得前所未有地透明,但是,这种透明更多体现为空间与信息的迁移与共享层面。就文化而言,由于历史与政治的原因,不同文化之间的交融也在一种倾斜的状态下进行着,彼此的了解并不是平等的。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这样的现象:我们每年翻译过来的欧美文学、思想与艺术等的著作远远高于翻出去的著作。这种量化的方式不是说我们就要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翻译量,而在于其他文化对我们有多大的了解欲望?可以说,今天文化与文化之间并未不像在空间与信息层面那样透明,甚或说,因为交流的不平等,致使某些文化在不断地被简化为某些符号。

有时,文化之间交流与传播是非常民间的、个体的,比如当年马可波罗的个人游记对后来西方探索新大陆的所产生的影响。Christian Thanhäuser来自于奥地利的林茨,他是一个钟情于木刻的版画艺术家与手工书出版人。他于1989年创立了从木刻发展起来的印刷厂,并于1995年增加了一个跨国界的RanitzDrucke 丛书项目。Thanhäuser出版社每年都会出版一两本手工书,印量只有50-150册,但是有其固定的收藏家。他曾为中国的当代诗人北岛、欧阳江河、赵野等诗人出版中德文诗集,并为这些诗集创作插图。这是他将自己的工作从一个单纯的艺术创作者转换为一个文化交流的推动者。

Christian Thanhäuser为中国诗人的诗集创作插图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诗的视觉再现,而是通过创作去表现他对中国的某种美学观念的释读。某种意义上,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在正解与误读的比较中发生的。当Christian Thanhäuser决定出版中国当代诗人诗集时,我们有理由相信艺术家对中国文化有一定了解,至少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当对照诗人的诗与艺术家的画时,我们也不难发现他的释读的视角和诗所表达的内容的关系并非是图解式的。诗人用文字表达着文革后一代人的内心寂寥与蠢蠢欲动的激情,这种情绪或者理性都是与这代人的经历与遭遇密不可分的。而艺术家做表现出来的图像更具有一种中国文人绘画的某些美学主题与特征,但又充满了现代感的形式。细看他的创作,我们也会注意到画面里经常出现类似与“自然”等字词。事实上,一首诗从中文翻译成德文就必然会遗失掉很多信息,也会改变一些形式。如果我们不清楚诗以及诗人的处境,就更难真正理解诗中所要表达的内容。所以,当艺术家读到德文译文时,他所理解的诗人的诗会和他对中国文化的某种感性认识联系在一起,并通过想象使其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从原文、译文再到图像经过三重的转换,于是,作品成为了需要被阅读的图像,而诗也成了被观看的诗。其实,这个转换过程中的信息的逐层变化正是文化传播的方式,这也是我们今天需要通过展览与对话进一步讨论的话题,这样也才能使文化的问题变得更微观与透明。

 

 


【编辑:李洪雷】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