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哲学的较量——德国当代艺术家:Eva Koethen 2012-11-08 14:15:59 来源:艺术虫 点击:
艺术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不曾有答案的命题。在Eva Koethen的作品里她用自己的艺术语言探寻艺术的真理。初时她作品时那种“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直觉体验首先打动了我,带着这样的感受跟随艺术家开始浏览她不同时期的作品。

Eva Koethen 作品

与Eva Koethen的相识,是在看过她东京个展多年之后,偶然在互联网上看到了她的个人主页,唤醒了那些关于她作品的记忆。于是电子邮件便成为了我们了解彼此的有效工具,这样的一来二去,数月下来并未谋面的我们已似友人。随后有幸造访德国,见到了这位既是哲学家又是艺术家的德国教授Eva Koethen。在她柏林工作室,我们从她的艺术开始谈哲学谈生活,不得不说有哲学家与艺术家双重身份的Eva Koethen,在艺术里注入了她全部的哲学思考,而当感性的艺术与理性的哲学相遇时,就有了她的艺术世界。

艺术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不曾有答案的命题。在Eva Koethen的作品里她用自己的艺术语言探寻艺术的真理。初时她作品时那种“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直觉体验首先打动了我,带着这样的感受跟随艺术家开始浏览她不同时期的作品。从早期的绘画到后来的装置艺术、摄影艺术、录像艺术,无不体现出艺术家对于自我的审视、对精神自由的渴望和探索,那强烈的自省式的风格在每一幅作品里的渗透,让作品具有了复杂而丰富的内容。Eva Koethen装置作品里的材料源自生活废品,发现与感受这些生活废品,是其装置艺术创作的基础,而对于材料长时间的揣摩与思考则是她创作不能省略的非常步骤。作品里变形的钢筋,破旧的渔网,残损的树枝,锈迹斑斑的铁丝,已经不见原貌的铁皮等等,在有限的画面里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活力和一种诗意的美。而那关乎建筑现场、人体局部、植物、动物、水底动态的摄影作品,在被要求观众在其上行走时有了新的意义。艺术与人到底是怎样的关系?这是作为哲学家的艺术家探讨的又一领域。当身体与艺术接触时,我们的身体是如何感知艺术的,直面艺术我们的身体又会作何反应,产生怎样的心理变化,其作品“行走水上”、“行走建筑现场”,就是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摄影、音乐、舞蹈视听全方位结合的实验性艺术“少与多”,则是以巴洛克教堂建筑中浮雕——天使为拍摄主题,随后将这些照片在教堂地面上呈十字展开,邀请舞蹈家随着那略带悲壮的古典音乐在这些照片上即兴起舞,此时人与艺术(建筑、雕塑、摄影、音乐、舞蹈)似乎已冥合为一。

Eva Koethen说,她喜欢看与听,看作品的面貌听他们的声音。长时间与那些作品的凝视是她艺术生活的一部分,在这样的过程中,她努力寻找艺术与哲学的答案。她说,哲学思考会让她变得冷静与理性,然而艺术创作往往会让她变得兴奋与痴狂,而这两极的状态正是一个真实她。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这个德国哲学家很欣赏的一段道家哲学。所以她更愿意让公众主动去感受她作品的意味,而不是通过她自己长篇大论的释义让公众了解她的意图,艺术家调侃道,如果那样她就当作家好了,何苦来搞艺术呢!

这位出生在海德堡,在柏林、慕尼黑、萨尔斯堡等地求学,在日本、法国、荷兰从事艺术创作,在纽约、洛杉矶、巴黎、东京等地举办展览、长期在外讲学的德国当代艺术家、哲学家,以她独有的艺术语言,在艺术作品里努力还原一个真实而且饱满的自我,在艺术世界里冥想,在艺术与哲学的思辨中寻找自己的理想。
 

 


【编辑:于睿婷】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