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欧洲和纽约而言,中国艺术品的销量仍在上升。这一趋势表明,亚洲收藏家并未削减他们的购买,只是在远离自己家乡的地方寻求高质艺术品和古董。
在经过长达三年的市场繁荣后,中国艺术市场在2011年被冠以全球最大的艺术市场之头衔。尽管如此,据市场研究公司ArtTactic统计,香港苏富比、香港佳士得、中国嘉德和北京保利今年春拍销售总额共计15亿美元,比2011年秋拍下降了32%。
这其中的部分原因在于,拍卖行发现越来越难觅到质量上等的艺术品,而现有的收藏家也似乎不那么急于将其所持藏品转手。此外,随着新买家的鉴赏能力和专业知识不断提升,他们也在不断购建其私人收藏,这也使得不少上等艺术品在市场上逐渐消失。ArtTactic董事总经理Anders Petterson认为,亚洲市场近期的降温反映了投机性买盘的下降,“短期投资者意识到,快速将拍品转手并实现利润的方式已不再是可行的。”
佳士得亚洲主席François Curiel告诉《纽约时报》,相比美国和欧洲市场,亚洲艺术市场2012年上半年表现的相对低迷在于市场供给下降,而非需求走弱。Curiel表示,“我们在2012年上半年仅有少量的艺术品出售,原因之一是全球金融的不确定性,因而,许多卖家仍然保留持有他们的资产,而非出售,同时,他们也在决定如何投资基金,并以何种货币(港元、美元或是人民币)投资。”此外,市场也在受到不可持续的高预期影响,例如,由于大量中国新收藏家的涌入和市场供给的相对易得,2011年的成交量远高于2009~2010年期间。
虽然如此,如《纽约时报》文章所言,如果世界经济前景变得清晰,投资者和交易商都希望今年下半年会看到一个反弹,无论是拍卖作品供应,还是拍价。
尽管香港的拍卖业绩有所下滑,但对于欧洲和纽约而言,中国艺术品的销量仍在上升。这一趋势表明,亚洲收藏家并未削减他们的购买,只是在远离自己家乡的地方寻求高质艺术品和古董。9月初,中国收藏家的购买实力在纽约充分展露。于纽约洛克菲勒中心9月11~14日举办的为期4天的亚洲现代与当代艺术拍卖会上,共收获4473.5075万美元,并被专家们烙上了“亚洲艺术复苏”的印记。正如佳士得亚洲艺术主席及国际部主管Jonathan Stone所言,此次拍卖反映了世界各地对亚洲顶级艺术品的渴求。Stone表示,过去5年里,佳士得在亚洲艺术部分的销售额已上涨了2倍。在近日的一个采访中,Stone还指出,亚洲买家参与佳士得国际拍卖的人数不断上升,“今年上半年,在伦敦和纽约登记参拍的亚洲客户数量上升了31%”。苏富比表示,中国正在崛起的新藏家们正在重塑亚洲、欧洲和美国的收藏家圈子。
受到经济成长减缓的影响,各拍卖行预计,中国收藏家在下半年秋拍的表现将会更加谨慎。对于艺术鉴赏力和市场洞察力越来越强的中国收藏家而言,这也许是比较稳妥的做法。简而言之,别对中国藏家在秋季购买顶级西方艺术作品抱太大期望。尽管如此,我们有望看到他们精挑细选,竞相追逐赵无极、齐白石、张晓刚和曾梵志等顶级艺术家的力作。正如邦翰斯拍卖行(Bonhams)亚洲区董事总经理Carson Chan于《时代杂志》采访时提到的,“我认为现在的中国买家对艺术品的挑选越来越谨慎,他们只会投资一些兼具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的作品。所以无论是画作或瓷器,都必须要有非常清楚明确的来源和历史背景。”
拍卖行或许有足够的原因对中国收藏家的长远潜力抱以乐观,特别是在投机者不断离开市场或远远观望的态势下。中国收藏家是非常务实的,他们收藏的初衷部分是由于个人兴趣,部分是为了投资。鉴于手头上的另类资产有限,而一些资产投资项目在2012年表现平平,这些收藏家应该继续看好艺术拍卖市场。正如Franois Curiel所言,“在中国收藏家心目中,艺术品仍然是很好的投资选择,在我遇到的艺术品买家当中,还没有人认为他们的投资会赔钱的。”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收藏母国艺术和文化复兴的热情将会继续激励着亚洲收藏家在国际拍卖会上争相竞购亚洲艺术品。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国人正试图让中国的文化遗产从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和收藏家手中回流。
【编辑:李洪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