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下收藏”、“一锤定音”等收藏类电视节目的热播,社会上也再次掀起了“收藏热”。但热之中不免泥沙俱下:在各种利益推动下,有些人对文物的衡量是以金钱为标准的,对藏品的“把玩”是以谋利为目的的。而文物本身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藏品本身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却被忽略了,乃至根本不去顾及。文物界、收藏界的这种不良现象,应当引起人们的关注与警惕。为了尊重艺术、避免“雾里看花”,我们应如何独具慧眼地识别艺术品?如何对真正有价值的艺术品进行艺术投资呢?带着一连串的问题,笔者在颇有世外桃源感觉的、位于奥体中心附近森林公园的工作室里,采访了中央美术学院教师、中国当代青年画家杨珺博士。
艺术品仿佛是美的代名词,凡是美好的事物都是人们竞相追求的目标,美是艺术的前提,但对“美”的理解却各有各的不同,带有一定主观性。杨珺认为,一件古代艺术品不会只因为它是古代文化的遗物就变得珍贵,她需要满足审美性、创造性、稀少性三方面严格要求才能被称作珍宝。
收藏与投资目的不同,收藏主要是以爱好为目的,而投资则主要是以盈利为目的,因此二者要分开看待。艺术品存在审美的主体和客体,二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统一性。对艺术美的理解每个人由于自身文化素养不同会造成审美视觉不同,同一件作品在一些人眼里看上去很美,可能在另外一些人眼里看上去就不那么美了,反之亦然。
那么收藏也好、投资也罢,原创作品流入市场时,一定要有个价格。究竟哪些因素会影响艺术品的价格呢?在杨珺看来,内在因素不外乎艺术家的因素与作品的因素。例如,艺术家的学术地位与声誉、知名度,是否参加过重要展览,作品有否被知名藏家或重要美术馆收藏。对于作品而言,学术因素与精品因素最重要。艺术圈中,学术是很重要的名词。学术追求的是真理、严谨和创新独立。在艺术圈中,学术的评价系统是由学术杂志、美术馆、学术展、策展人、独立批评家等构成。艺术品存量极为有限,精品更不会频繁出现在市场。这里尤其强调作品的独创性与创新性,物以稀为贵,藏家惜售。
外在因素就主要指市场因素。这里主要包括市场需求、政治环境、经济发展环境以及机遇等。
杨珺认为,作为收藏家,必须具备独立的鉴赏能力、收藏成系统、精品多、沉得住气等特质。
收藏的真正魅力在于眼光。一件藏品,在很多人还不认可时、还举棋不定时甚至完全否定时,你能迅速判定它的艺术潜力及其真伪,发现它的价值,并毫不犹豫果断出手,而后经过时间的流淌,得到业内大家的赞赏,价值飙升。这是对自己眼光的最大褒奖,也更符合收藏的本质。
收藏的高低,在于觉悟和眼光,而不是金钱的多少。
很多人,钱很多,但可能对珍贵的艺术品只是一种占有的心理,这中间缺少了辗转缠绵、魂牵梦绕、犹豫彷徨到深入研究而独上高楼的情怀。收藏变成一种简单的占有和保管了,缺少了发现、争议、研究等独特的环节。
艺术品投资以其风险小、升值快、格调高的独特魅力越来越被人们关注。正如一位艺术品投资者所言:“做这买卖很轻松,没压力,欣赏第一,买卖第二,受人尊重,还引起不少人的羡慕。”可观的经济效益和高雅的情调,使得艺术品投资具有其他投资工具难以比拟的优势。
普通投资爱好者想投资艺术品,要知道买什么东西是对的,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这就需要一支专业艺术团队来操作。
艺术与市场相结合,对不少人来说是一个艰难的抉择。因为在学界讲的是艺术是美学,但是如果进到市场里面来,讲的是投资和回报。就像做艺术的人看一件艺术品,印到脑海里的第一印象是美学价值,而进入市场后,看同一件作品,首先想的却是这件作品多少钱。所以,收藏者的心态需要改变,市场也将跟着改进。
其实艺术品投资和收藏还是有异、同之处。艺术品本身有实用和投资两种不同的属性,实用性是指艺术品有装饰环境、美化家居、文化传承、陶冶情操等功用;投资性是指艺术品,特别是艺术珍品,具有保值、增值的效果。
艺术品投资和收藏的不同点在于对艺术品实用性和投资性的侧重点不同,艺术品收藏,强调收藏者的主观情感和个人喜好以及在收藏过程中所获得的精神上的愉悦,而弱化艺术品本身的投资性。
而艺术品投资,则注重艺术品的投资属性,投资者要放弃或弱化个人喜好,更加注重数据分析、市场表现、未来升值潜力,也可以把艺术品看作与证券、黄金等相仿的投资产品。有时艺术品投资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买了艺术品之后,不再看其一眼,只是到合适的时机才拿出来卖掉。这样的例子在当代艺术作品的买家中不乏其人。
不论是投资还是收藏,在杨珺看来,作为真正的玩家,通过这个过程达到了真正的精神享受、提升了品味。成功的收藏不只是金钱的回报,会有证明自己眼光的成就感。同时,以藏品会友,以收藏结缘。艺术品要互品才有乐趣。总之,在收藏面前,所有财富都是次要的,除了金钱,收藏有无限回报,不仅是作品升值,还有文化涵养提升、个人地位提升与对社会的影响。
【编辑:宋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