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非营利艺术空间Para/Site 2012-11-21 15:25:49 来源:艺术银行 作者:刘亦嫄
在香港的当代艺术空间还相当稀缺的上世纪90年代,Para/Site在1993年由几位本土艺术家发起创立,希望能提供一个空间给香港本土艺术家们自由创作,并把最好的非商业艺术带进香港。

《太平天国-可能的历史的交汇》展览 蛙王郭孟浩作品

《太平天国-可能的历史的交汇》展览 蛙王郭孟浩作品

在香港的当代艺术空间还相当稀缺的上世纪90年代,Para/Site在1993年由几位本土艺术家发起创立,希望能提供一个空间给香港本土艺术家们自由创作,并把最好的非商业艺术带进香港。成立伊始,Para/Site完全由创始艺术家自己掌控,除了坚持非营利这一准则,并没有太多的条框限制。经过了几年实验性非专业的经营后,Para/Site于2000年正式注册为非营利机构,并按照政府法规要求,成立了董事局,职责是组织人员架构、空间扩充、运营预算等,从而促进机构的长远发展。这个由文化界精英组成的团队,包括建筑师、收藏家、设计师和艺术家等多元专业人士,空间的掌控权也从艺术家的手中转交给了专业策展人。空间策展人以合约的形式聘请,任期为3年。从2003年开始,Para/Site开始重视国际上各类艺术的引进,为了带动与国际艺术圈的交流,空间策展人从全球招聘,旨在用世界上最优秀的策展人做最优质的展览。

时至今日,Para/Site已经成为香港乃至亚洲最重要的独立空间之一,并对香港本土的艺术发展和推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Para/Site曾参加过 2002年的韩国光州双年展,以及2003年和2009年两届威尼斯双年展香港馆的展览。为香港的艺术工作者创造更多的机会,成功地形成了一股独立的势力与主流艺术资本市场抗衡。

Para/Site位于港岛上环的一处隐秘街道,150平方米的空间,4名全职员工,大家分工明确,一位策展人兼总监,两位项目协调和一位教育发展代表。Para/Site除了每年固定的10个展览,还同时组织着各种类型的教育活动、研讨会和工作坊,出版书籍、杂志和画册。除此之外,Para/Site还管理着位于中环汉雅轩内的“寄隅”——全香港最小的展览空间。

从2007年开始,Para/Site和香港马会合作实施策展人教育计划。课程针对本地的年轻策展人,进行为期8个月的专业培训,包括策展实践和艺术批评等等。培训还会提供两个实地旅行考察项目,一个是去横滨三年展和台北双年展,另一个是去北京。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个项目邀请了许多国际著名策展人进行授课和开办工作坊,包括驻旧金山瓦特斯艺术学院的延斯•霍夫曼(Jens Hoffman),旧金山艺术学院策展人侯瀚如,新加坡策展人李永财以及驻北京策展人郭晓彦等都曾是座上宾。对于还没有开设策展专业的香港大学,这个项目无疑给香港的年轻人一个绝佳的专业学习机会。比较可惜的是与香港马会的3 年合约结束后,这个策展人项目也就中止了。

Para/Site还是香港第一个开始做独立双语艺术杂志的机构,名为《ps》的刊物于1997年创刊。这本最初只是拉页新闻的小册子,日益扩大的影响力使得它渐渐变成了不定期出版的独立杂志。2010年 Para/Site出版《谁在乎?亚洲策展实践十六谈》一书,收录了16篇亚洲策展的实践文章,作者囊括了从艺术家到策展人几乎所有在亚洲举足轻重的艺术界“大腕”。这本书在圈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是第一本香港本土出版的专业策展类书籍。

Para/Site作为非营利机构,经费的一半由香港艺术发展局提供,另外一半靠外界捐款资助。在成立伊始,Para/Site的“收藏版”项目曾是运营经费的主要来源。“收藏版”是Para/Site与艺术家合作,制作限量版艺术品并出售的一个项目。除此之外,每年Para/Site还会有一次募款拍卖会,拍卖艺术家捐赠的作品,最终所得用来作为Para/Site的一部分运营经费。在Para/Site的网站上,艺术爱好者还可以通过捐赠注册成为Para/Site的捐助人,每年费用2000港币。捐助人可以免费得到Para/Site每年出版的3本图录,并可以参加Para/site组织的所有活动和开幕式。

【相关阅读】

香港Para/Site艺术空间新任策展人

 


【编辑:文凌佳】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