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纽约 2012-11-26 13:39:49 来源:尤洋 作者:timeout 
北京与纽约之间的心理和地缘政治距离总是被随机事件拉近。对于艺术界而言,这两个城市的紧密关联不仅体现在艺术品经纪与展览交流上,突发而来的自然灾害给两地艺术人带来的狼狈程度,也有异曲同工之痛。

北京与纽约之间的心理和地缘政治距离总是被随机事件拉近。对于艺术界而言,这两个城市的紧密关联不仅体现在艺术品经纪与展览交流上,突发而来的自然灾害给两地艺术人带来的狼狈程度,也有异曲同工之痛。

10月底,臭名昭著的“桑迪”飓风登陆纽约,曼哈顿岛街道不再如往日耀眼,随即漫入汪洋,位于切尔西区的艺术机构则遭遇了“洗澡”这样疯狂凄凉之遇。根据在场者的描述:涉水步入高古轩画廊,亨利·摩尔雕塑浸泡在水中;Friedrich Petzel画廊的老板和员工、闻讯而来的艺术爱好者们一同奋力将绘画作品转移到更高的空间,与时间和洪水作战;一些位于地下室的画廊则彻底沦为游泳池。

这场景让我们不由回想起7月21日北京的类似情形。彼时我任职的艺术机构UCCA正在举办王迈个展“尤伦斯海峡湾”的开幕,下午时分大家并没有意识到雨势的严重性。直到傍晚,有消息灵通者传递出租车被水卷入798创意广场水池的新闻,也看到微博上广渠门桥下的悲剧正在进行中,这时整个城市包括798已经成了真正的“海峡湾”。

交通系统失效,嘉宾们只好取消当晚的其他计划守在展览现场喝红酒,UCCA的大堂也延长时间向受困游客开放提供庇护所。而798周边的环铁、黑桥等艺术区因为地势较低积水严重,众多艺术家工作室严重受损。桑迪被认为是9·11之后对美国艺术行业最大的冲击,而61年不遇的7·21暴雨令不少工作在北京的年轻艺术家的首次个人展览计划延后。作为一西一东两个坐落于庞大经济体的著名艺术城市,在应对自然灾害时所体现的基础设施的薄弱和应对策略的无奈在此不多表,作品在水中漂的同时答案也在风中飘。

无论北京798还是纽约切尔西,众多机构持续性的展览项目实践和互通有无,使得本地成为世界上最富活力的艺术中心之一。

如同当下艺术的特征:艺术机构和艺术家总是将艺术中的文化和彼此间的政治问题摆在前台。现在可以补充一句:在迫使直达生存层面的自然力量面前,这些问题是可以在人性光芒下被临时忽略不计的。

【相关阅读】

后飓风时代:美国艺术区的恢复工作

艺术区迁移之巴黎艺术区的兴衰演变

成都蓝顶:艺术区发展的新拐点?

 

 


【编辑:李洪雷】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