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转换:解读美术学院创作课中的一种现象 2012-12-06 16:06:37 来源:艺术国际博客 作者:万兴泉
这里涉及的图像转换概念是针对美术学院创作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对应传统的架上绘画的基本要素,简单地从预成图式的角度界定图像转换的基本规律,以及美术学院创作课的常规构成要素,不包括创作课教学中极端的实验课。美术学院创作课的教学方向及目的是界定图像转换效果的标准。

这里涉及的图像转换概念是针对美术学院创作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对应传统的架上绘画的基本要素,简单地从预成图式的角度界定图像转换的基本规律,以及美术学院创作课的常规构成要素,不包括创作课教学中极端的实验课。美术学院创作课的教学方向及目的是界定图像转换效果的标准。

图像在创作课中的普遍应用,就像生物界的黏菌繁殖一样,当具备了生长条件,它会沿着自身的生长规律不知不觉地蔓延着,当你发现它的存在时,枯枝朽木已经是大面积地被它覆盖了。同样的现象在创作课中已经形成了蔓延的趋势,这种渐变如同绘画中微妙的灰调变化,让人几乎察觉不出来,因为这一变化几乎进行了十几年的时间。其变化的内在肌理很多,如图像成像技术的发展,影视作品、网络传媒的普及,投机取巧的被动选择,学生整体结构的阶段性差异,对美术史了解的缺失,对现代绘画及现代绘画理论的选择性理解或误解。创作课中的这种现象是眼下不可回避的事实,解析其中规律性的东西,让其更接近可量化的程度,应用图片时按类别对位思考,在实践中可增加主动的成分,才能变被动为主动。

十几年前创作课的草图设计阶段,通过手绘类似素描的形式来表达创作的基本想法,有时可能还需要借助语言的表述参与来表达更加完整的创作想法或构思,这些看似很常规的创作课程序,很难界定是什么时候开始了改变。现在的学生所呈现草图的方式有非常大的比例是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实在没有的也会将草图存放在U盘里设法让老师看,手绘草图的越来越少,创作课教师面对这种现象,经历了由新奇到默认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不知不觉的妥协过程。教师是什么时候又是如何在这个环节向学生妥协的,还需要认真地思考。说是妥协,是因为在其过程中有些创作课教师在之前并不会电脑,所以不是由任课教师主动地教授这种草图的呈现方式,创作课的基本要求的草图阶段的呈现方式,既手绘草图展示创作构思想法的程序就这样被渐渐地改变了。也许是创作课求新求变的特性是使这些在视觉范围内新的观看方式容易融入其中的潜在因素。当面对一种新的视觉效果时,会使一般的创作想法,由于图像的充分展示,会使人们为之一振,因为瞬间图像的展示甚至可以看到最终的效果,并且似乎取替了创作课教师在面对手绘草图时对完成效果的预期想象。在这一环节中,第一,创作课教师把最终效果的想象加进了自身的加工、制作或表现的能力,会与学生所呈现的实际预期的最终效果有偏离,第二,学生真实的实践与再现图像所呈现的效果的能力。客观地判断这两方面的因素是引导学生进行图像转换的关键。面对前面谈到的现象,如果老师不妥协可能就不会有现在的局面,但在一个大的趋势中间教师的坚持会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顺势也许是个明智的选择,如同大禹治水,疏胜于堵。客观地分析运用图像的利弊,是有效主动地解决问题的前提。

一.转换感念的比对

转换:由A到B的过程,常见的电脑成像,是1或0的数字转换,翻译既是不同语言的转换。

图像转换,为何转换:动机,主动,被动,如何转换:技术方式:

a.量变、质变,转换在量化方面的权重,既局部转换或整体转换;

b.观念与技术的权重;

c.同类转换与类与别的转换——质变;

转化:化学领域常用的概念之一,如:‘外来化合物在体内经过一系列化学变化并形成其衍生物以及分解产物的过程称为生物转化’,再如酿酒,不同的酒类分别是淀粉向糖的转化或糖向酒精的转化。

转变——由A到B的替换,即更换不同的角度并产生新的认知。

二.图像转换与预成图式的关系

引用:

{http://blog.**********/space.php?uid=112929&do=thread&id=3320

在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一书中,“预成图式”是他使用较频的一个专业术语,意指画家在悉心观察和认真表现事物之前,对表现对象预先形成一个约定俗成的图像表现范式,即“先制作,后匹配”。贡氏还指出,预成图式是一种历史或文化的传统、习惯,即一种近乎集体无意识的产物,是人类共同体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对某些事物加以把握的共同经验、共同知觉、共同识见、共同原型与共同期望。在一定条件下,是一种先于具体个人而存在的文化物。对于具体的画家而言,预成图式既是个体对族内经验、文化的内化,也是个体对自身以往经验、知觉、识见的晶化。它们作为早于观察和表现某些事物的先验因素,预先约束着对这些事物的观察与表现。}

预成图式关系到图像应用的效果,预成图式的明确可以使图像转换的过程明确并且主动,预成图式的模糊,则容易受制于图像本身,使本来就不够明确的创作意图就更加缺失,导致不利的循环,偏离创作规律及对自身艺术潜质的发掘。

当作品进入到后期制作时,越来越接近之前对画面的预期,与预成图式越来越吻合。需要说明的是这其中还有许多可以使作品提升的可能,主要的方式就是比较,通过比较可以部分地动摇和改变预成图式。原创的动力是否被表现出来,此时一目了然,如果所呈现的效果并不是之前想象的那么令你兴奋,也许你在不经意中,调整了你的预成图式,你可能瞬间见到了让你更为兴奋的生活中的一幕,或许是一部大片的一格图片;还有一种可能是表现技能不能把设想表达出来,怎么尝试都无法得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画面效果。这其中又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所设想的是否有与其对应的构成创作基本规律的元素,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比如过于文学化的概念,动态影像中声光电的效果等等,都是作为唯美的、架上的、二维的绘画所难于表现的。二是设想与所表现的工具材料不吻合,也能出现上述情况,这虽然看起来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但如果划分不清也会使人走一段弯路。

其实,最不好把握的还是预成图式的可变性,它犹如编程中的未来函数飘忽不定,这种飘忽不定,可以使你在动态的变化过程中发现更为有效的表现空间,也可能使你由于动摇原创动力导致半途而废,艺术创作的魅力或是神秘性恰恰体现于此。随着创作实践经验的积累,风格样式的相对锁定,把握的尺度与能力会逐渐加强。简单地讲,是一个由较盲目地选择阶段向较为主动地强化阶段的过度过程。

图像的转换和利用,大体上可以分成两类,自己拍的图片和借用别的图片,其差别是,与别的图片比较,自己拍的图片具备了拍摄时的现场感受,所以图片中含有真实空间的选择,拍摄的锁定是众多视角的其中之一,并且伴随着身临其境的所有感觉的记忆,生理的,身体的及温度,湿度,味觉,声音,甚至是声音的纵深空间,由视觉记忆的残像转向视觉记忆。如果运用得当,自己拍的图片与别的图片比较更接近写生的元素,反应在这一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虽然都是选择但后者更显得表面一些。

有一种情况除外,当转换别的图片,以别的图片为参照调动自己与之相对应或近似的感受,使之部分的吻合,接近移情说,这其中体现了个人的专业知识的积累,此时的图片只是起到了一个样式的基本作用,即别的图片样式与自己的经验或体验相对应。经常看到对图片运用与转换不理想的,表面上看是运用图片的熟练程度,其实根据上面的分析,根本的问题不在在于图片本身,不论是自己的或他人的图片,而在于转换图像最终目标的设定与实现这一目标的技能、程度,这里所说的技能包含艺术创作的基本要素与基本规律,尤其是美术学院创作课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与教学目的。

三.图像转换与创作元素的融入

美术学院创作课所要求的最重要的教学目的之一是对培养创造力的培养,而培养创造力的关键又是对创造思维的培养,是创作课作为实施平台所必不可少的因素。

创作是多种元素的组合体,根据所表达的意图将相关或不相关的物象或符号组合在一起,,根据所表达的意图将相关或不相关的物象或符号组合在一起,产生新的意象,这是创作中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如果拿一幅图片直接复制,不同的画种可以产生不同的肌理效果,这种复制充其量算是技术范畴的技法练习,够不成创作的概念。

在许多情况下,学生会把网上或别的图片拿来直接用,用没有任何处理与改变的图片,加上不合逻辑和与自己的表现能力不相吻合的并且是不切合实际的语言表述,最后往往还要加上一句,老师您看加点什么好啊,其目的是为了使所展示的图片合乎创作草图的要求,这种情况显然违背了创作课对培养创作力的基本要求。

组合在创作中应重点关注两个方面:1.画面的空间、视觉效果;2.再现概念的主题指向,即主题所包含的意义。

通过以下四个方面可以简单归类图像的转换与组合:

1.转换组合;

2.生活片段转换;

3.图片资料转换;

4.系列化延伸  (a.主题的穷举式外延,b.空间组合式的画中画,c.适型造型新画面、新秩序);

电脑对图片的处理,有时会混淆创作中所包含的一些方式,如电脑的图片处理软件PS中有许多不同材质、肌理的滤镜,可以改变原图片的视觉效果,如木刻效果,水彩效果等,这种模拟效果似乎具备了各画种的绘画感,这种方式虽然也是转换,但与手绘的转换是截然不同的,差别在于转换过程中的内在肌理上,一个是真情实感一个是机械模拟,前者在转换过程中附加了一系列作者的心里变化与反应,是多年艺术实践的积累所导致的判断后的转换行为,而后者则缺少了这一系列必需的创作元素。

另外,创作中人物造型的卡通化趋向,也反映了图像转换过程中的问题。有很大比例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点,如网络游戏、卡通动漫中装饰感很强的极夸张的造型等,是很普遍的现象,问题的关键是对美术史了解的缺失,缺少唯美的绘画感及对造型规律的认知。

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问题的关键不是图像转换本身,重点是要围绕着美术学院创作课教学的目的所展开的相关知识的积累与训练,使图像转换在创作课中更加有序地步入良性循环的程序。

【相关阅读】

【99专访】曾梵志:通过新作《祈祷》呼唤“大爱”

 


【编辑:赵丹】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