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秋拍:抢滩之后再布局 疲态过后还有竞争 2012-12-08 10:37:45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黄辉
2012年的香港秋拍分外热闹,香港邦瀚斯、保利香港首拍、香港佳士得、罗芙奥香港等多家公司秋拍近期相继举槌,各有看点。在经历多达20多场马拉松式的拍卖和无数展览之后,香港艺术市场上的买家和藏家似乎都有些疲倦了,然而,香港拍卖场上的竞赛才刚刚开始。

张大千 番女掣庞图 设色纸本 108.6×73厘米 1944年(保利香港供图)

张大千 番女掣庞图 设色纸本 108.6×73厘米 1944年(保利香港供图)

张大千 番女掣庞图 设色纸本 108.6×73厘米 1944年(保利香港供图)

朱德群 红肥绿瘦 布面油画 87×116厘米 1959年(保利香港供图)

2012年的香港秋拍分外热闹,香港邦瀚斯、保利香港首拍、香港佳士得、罗芙奥香港等多家公司秋拍近期相继举槌,各有看点。在经历多达20多场马拉松式的拍卖和无数展览之后,香港艺术市场上的买家和藏家似乎都有些疲倦了,然而,香港拍卖场上的竞赛才刚刚开始。

香港拍卖季的得与失

12月23日,香港邦瀚斯秋拍开槌,虽然其今年全年总成交额达5.5亿港元,较2011年增长了25%,但秋拍整体而言实属惨败。香港邦瀚斯试图用一些品质一般、但倾向于东方趣味的近现代大师作品吸引买家,比如李可染、张大千、吴冠中和齐白石的作品,原以为这些作品会吸引大批中国买家,但事实并非如此。5件齐白石的作品有3件流拍,4件李可染的作品有两件流拍,4件于右任书法只卖出了1件。120件上拍作品只有近一半勉强成交,成交总额2250万港元,远远低于之前最低估价8800万港元。

比起香港邦瀚斯近现代书画的失策,保利香港的拍卖结果完全不一样,不同于香港其他拍卖公司采用英语或粤语的做法,保利香港以普通话进行拍卖,中国书画专场共推出162件拍品,成交率为64%,成交总额逾1.87亿港元,其中,19件上拍的张大千作品有16件成交,《番女掣庞图》以4830万港元成交,比最高估价920万港元高出5.2倍,成为该专场中成交价最高的拍品。

在中国现当代艺术板块,朱德群的《红肥绿瘦》以800万港元起拍,最终以4025万港元成交,保利香港上拍的4件朱德群作品成交总额高达4979.5万港元。然而,奇怪的是,该专场的焦点——估价1200万港元至1800万港元的赵无极作品《1.4.82》却流拍。此外,常玉作品也是香港拍卖的关注点,在这段时期共有13件上拍,其中,保利香港有两件,《草原漫步》以1380万港元成交,《侧卧裸女》以862.5万港元成交。

香港佳士得秉承“整合亚洲二十世纪艺术”的理念在今年秋拍进一步得到体现,该板块成绩首次超过中国书画和瓷杂。朱德群的作品《白色森林之二》以6002万港元成交,刷新艺术家作品拍卖纪录。赵无极的作品也取得不错的成绩,作品《15.05.60》与《23.05.61》分别以3426万港元及2530万港元成交。当晚总成交额为4.2亿港元,39件成交拍品中,11件拍品的成交价超过1000万港元,成为秋拍现当代艺术专场的冠军。尽管如此,在秋拍排名前十位中,只有3件是当代艺术作品,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继续下降的行情不容置疑。

罗芙奥香港的首场晚间拍卖——现代与当代艺术夜场也在此期间举行,重点推出了亚洲当代艺术家的46件拍品。其中,朱德群的《永恒之光》及赵无极的《05.06.53》分别以1600万港元和1500万港元拍出。

这场马拉松式的拍卖季结束于首尔拍卖,这一家成立于韩国的拍卖公司已在香港设立分部多年,一直致力于在亚洲地区销售西方当代艺术,其今年的成绩也是悲喜交加,50件拍品有14件流拍。首尔拍卖的失利也许是因为其为香港拍卖季的最后一场,尤其是在罗芙奥出售了达明·赫斯特作品、日本亚洲联合拍卖成交了草间弥生、奈良美智和村上隆的作品之后,藏家对亚洲艺术的饱和度已经足够。

寻找“香港口味”

罗芙奥执行长张增伟表示,香港是个多元化城市,客户群非常国际化,不同类型、不同价格层面的艺术品都受到市场欢迎。而嘉德和保利的进入,使得香港艺术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各家拍卖公司都在积极探寻各自的生存发展空间,也带来了新的客户,使该地区更具号召力和吸引力。

香港佳士得秋拍26亿港元的总成交额囊括不同种类的藏品,其中,值得关注的包括首次举办的中国古典家具专场,这一板块的设立和较好的成交额也显示了佳士得有意针对亚洲市场和华人买家,加重“中国味”艺术品的分量。佳士得亚洲区总裁高逸龙评价秋拍结果时表示:“秋拍充分体现出多元市场的发展及稳定,消除了全球对中国及亚洲市场的疑虑,再次印证香港作为主要拍卖中心的地位。”在举办拍卖的同时,香港佳士得还主办了一场名为“宋瓷”的普及型展览和首次当代中国水墨画的非销售展——“阅墨”,以此探索中国水墨画的当代面貌和多元展现。

相比佳士得而言,香港苏富比一直推广艺术无界的消费观,之前就曾举办“印象派及现代艺术巨匠油画展”“草间弥生——花儿在我心中为香港绽放”“花样年华”等展销会。12月3日,香港苏富比首场亚洲及西方当代艺术拍卖“无界:当代艺术”落槌,取得4770万港元的成绩,在成交前十排名中,西方当代艺术家与华人艺术家作品各占一半,苏富比亚洲区主席黄林诗韵表示,这种展销会和拍卖会是为了收藏口味日益国际化的藏家而设立的。

作为一家在香港成立的拍卖公司,香港天成在夹缝中寻找自己的定位和特色,从拍品本身进行探索,前后举办了罗丹作品专拍、文人专题拍卖等特色专场,在对市场进行进一步试探的过程中,确定自身发展的战略路线。香港天成拍卖董事总经理汪洁表示:“香港市场非常成熟,客人主要看重作品的质量。作为一家新公司,需要跳出原来的框架,找到自己的定位和风格。”

资深艺术市场分析专家龚继遂表示,从这几家公司当前的表现来看,拍卖这种集中交易的模式正在向画廊这种连续性交易模式延伸,他们的产业链从二级市场的交易延伸到一级市场:“艺术品交易的代理品种从成熟画家延伸到当代画家、年轻画家,以及实验性作品和风格,延伸到还没有形成市场共识的作品,通过画廊的销售方式,能够建立初级收藏群落,为第二市场做铺陈和准备。”

群聚香港的喜与忧

张增伟认为,香港拍卖市场已显示其跨文化和跨区域的特点,优秀的物流系统、公正的司法制度、有利的税制等条件,促使各类拍卖会及国际重要艺术展在此举行,香港已成为继纽约、伦敦后,第三个最重要的拍卖中心,也是亚洲艺术市场的中枢。随着内地拍卖公司的加入,越来越多的内地藏家去香港竞买艺术品,会为香港带来更大的活力。

在保利香港拍卖之后,保利拍卖的执行董事长赵旭曾表示,在香港地区拍卖也对内地市场具有反推力,“香港首拍有六成以上是亚洲买家,海外买家相对稳定,研究型的买家开始进入内地市场,对于北京保利的发展意义深远。”

龚继遂认为,内地拍卖公司将更多藏家带到香港,拍品构成内容和成交比率,直接或者间接反映了内地藏家入市之后带来的变动。香港将会成为一个覆盖更广、更完整的艺术品交易市场。而香港成熟的法制和社会条件,拍卖公司在经营上合法合规的做法,也会促进内地艺术市场的规范交易。

然而,当谈到香港是否会因为这种聚集效应而带来更大优势时,龚继遂则表示,目前仍是未定之数。比如,以香港一直占有优势的当代艺术拍卖而言,他表示:“上一波当代艺术在国外完成学术定位、由国外收藏家率先建仓,因为大多数重要作品都流落在外,因此由国外拍卖公司启动市场后,精品供应充分,市场成交额一路攀升,并由此出口转内销,蔓延到国内拍卖。现在,当代艺术的话语权呈分散状态,内地也想建立自己独立的判断,由于资本的介入,年轻一代艺术家很难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专心创作,因此无法复制长期积累、一朝爆发的市场盛况,就目前而言,还不能对该板块发展趋势和需求做出明确判断。”

当代艺术如此,中国书画、瓷杂等板块亦如此,中国艺术品交易已成为一个海外、港台和内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国际化市场,究竟谁在竞技中具有优势,哪个板块能在未来崛起,不仅需要成熟完善的商业环境,还需要参与者规范合法的职业操守。艺术品调整时期,香港成为国际艺术品市场瞩目的焦点,但香港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竞赛,仅仅才是开始。

 


【编辑:宋林林】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