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民雕刻家让顽石成金 2012-12-12 16:57:26 来源: 新华网
“当、当、当……”还未进西庄村,就从百来个石雕作坊中传出铁石叮叮当当的碰撞声。一处作坊里,37岁的曹认真正和几个农民雕刻师紧张赶工,在铁锤钢錾的雕琢下,或大或小的顽石变幻成了莲花石盆、“松鹤延年”花瓶、“吉鸟呈祥”照壁等艺术品,惟妙惟肖。

“当、当、当……”还未进西庄村,就从百来个石雕作坊中传出铁石叮叮当当的碰撞声。一处作坊里,37岁的曹认真正和几个农民雕刻师紧张赶工,在铁锤钢錾的雕琢下,或大或小的顽石变幻成了莲花石盆、“松鹤延年”花瓶、“吉鸟呈祥”照壁等艺术品,惟妙惟肖。

素有“西庄家,石头汉”之称的西庄村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山西新绛县。这里盛产青石,村民依山而居,以石雕为业,相传村里制作石雕已有近千年的历史。而这项独特的民间技艺也被列入了运城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雕刻与现代艺术雕刻不同,由于被艺术、想象化了,雕刻出来非常圆润,充满喜气。”家里世代做石雕的艺人曹认真说,这项技艺都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他们并没有在学校里接受过专业的雕刻知识。

这项令西庄村民引以为豪的技艺曾一度面临失传的危机。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受“文革”冲击和制作简陋等因素影响,石雕产量低下,家家户户停产,直到八十年代才开始陆续恢复生产。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物保护力度的加大、旅游业的发展等,西庄村的石雕产业再次得到迅速发展,如今,不仅制作工艺有了创新和提高,而且越来越体现人文理念和公众精神的价值回归。

“牌楼、栏杆、抱鼓石、影壁等都是中国传统文明的体现,是中国古建筑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上面的深浮雕、圆雕、镂空雕,以及各式如意花纹不仅起到装饰作用,更赋予建筑一种生命力和感染力。”曹认真说。

随着工艺不断创新、市场拓宽、产品多样化,以及人们对精品的追求,石雕也越来越价格不菲,甚至不乏“奢侈品”。记者在作坊中走了一遭,看到从100多元一对的迷你小狮子,到上百万元的牌坊,不一而足。

曹认真告诉记者,近十年来,石雕产业发展非常快,实现了华丽转身。原来做的都是粗活儿,比如石磙、石磨、石碑、庙里的功德碑等,而现在从精致的鱼缸到威风的九龙壁,产品更能体现艺术品味和价值。

“消费群体也发生了变化,以前都是有钱人买,现在很多平民百姓也来订购。”曹认真说,现在他的厂子一年收入达500万元左右,今年工人的工资是去年的3倍,手艺好的师傅一个月能挣近8000元。

当地一位姓蔺的先生从作坊中买了上百根拴马桩,总价近10万元。“我也是开手工作坊的,厂里太空荡了,买些装饰品,看上去好看,也能给院子增添喜庆。”他边说边抚摸着拴马桩上的可爱的石狮子。

西庄村党支部书记曹春上介绍说,村里有三分之一、200多户人家都在做石雕,产品不仅销往北京、上海等中国各大城市,而且还走出国门远销日本、新加坡等国。石雕产业不仅带动了当地村民致富,而且使老祖宗多少年来的工艺传承了下来。

“石制‘奢侈品’的发展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也是对我们传统文化的追求和喜爱。”曹认真说。

 


【编辑:赵丹】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