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逸龙:“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亚洲” 2012-12-22 11:11:32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曹俊杰;吴秋翊
尽管国内艺术品拍卖今季秋拍陷入泥潭,不过国际上越来越多的目光开始聚焦到中国这片艺术品市场的新兴土壤上。 根据法国artprice网站最新统计显示,在2011年,世界上头20位艺术家作品交易总量统计中,有11位是中国艺术家的名字,其中,张大千的年交易额超过毕加索。

尽管国内艺术品拍卖今季秋拍陷入泥潭,不过国际上越来越多的目光开始聚焦到中国这片艺术品市场的新兴土壤上。

根据法国artprice网站最新统计显示,在2011年,世界上头20位艺术家作品交易总量统计中,有11位是中国艺术家的名字,其中,张大千的年交易额超过毕加索。

另一方面的佐证来自法国销售委员会下面的拍卖协会全球统计显示,世界排名前20的艺术拍卖公司,前十位有6家是中国的拍卖公司,前20位有11家是中国的拍卖公司。

国际艺术品拍卖巨头纷纷把中国这个新兴市场作为核心业务增长区进行拓展。日前,国际拍卖巨头之一的佳士得就宣布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微博]合作,开办“艺术品收藏与投资”相关的新课程,面向那些新富阶层。

“在佳士得拍卖总成交显示,来自大中华区的买家从2006年的8%上升到2011年的21%。在纽约和伦敦注册的亚洲顾客数量在2012年的上半年增加了31%。而从2010~2011年,世界艺术品拍卖交易统计中,亚洲地区增长50%,欧洲没有增长,而南美增长了4%。”佳士得亚洲区总裁高逸龙(Francois Curiel)对《21世纪经济报道》介绍道。

《21世纪》:佳士得在针对中国艺术品市场一系列新的拓展举措,表明中国艺术品市场开始在世界范围备受关注,这样的趋势是不是一个普遍现象?

高逸龙:越来越多的欧洲藏家和美国藏家想方设法收购中国杰出艺术家的作品。如果你参观坐落在威尼斯的葛拉西宫博物馆,你会发现曾梵志、杨福东、刘大红、黄永平、陈箴等人的作品。2009年,巴黎的卢浮宫博物馆为严培明举办了一场个展,这在当时引起了轰动。此外,像高古轩、白立方、佩斯、沃斯等国际画廊都在伦敦和纽约举办过曾梵志、李松、王光乐、李松松、张恩利和刘炜等中国艺术家作品的重要展览。更传统的画家中,中国出生的赵无极也广受西方藏家的喜爱。因此国际上这个崭新的收藏领域所展现的魅力可谓与日俱增。

《21世纪》:如果给中国艺术品市场崛起这个概念定义一个时间段和标志性的事件,应该是什么?

高逸龙:在过去五年中,香港和北京的拍卖市场迅猛发展,其在世界拍卖市场中的地位也越发显得举足轻重。随着香港成为与伦敦和纽约并驾齐驱的艺术拍卖中心,亚洲也变成了艺术与拍卖活动的聚集地。显著的增长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画廊和经销商。像纽约的拉里·高古轩,巴黎的帕洛汀、马凌、Nilssen和Chiglien,伦敦的白立方和西蒙-李乃至上海的林明珠都在香港开设了分支机构。此外,纽约的佩斯画廊和黎曼·茅平画廊已宣布将于2013年进驻香港艺术品市场。香港一派繁荣的艺术景象还得到了诸多文化活动和艺术博览会的大力支持。如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如今已经与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和迈阿密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位于统一的管理模式之下,香港许多重要的博物馆的开放也是这样。总之,目前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亚洲。

《21世纪》:在中国艺术品市场惊人增长背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高逸龙:中国或许是目前世界上最活跃的艺术市场,不仅表现在中国艺术家的具有创造力的作品上,还表现在日益壮大的中国买家对世界产生的影响不断加强。惊人增长有五大原因。首先是中国富裕人数大增;艺术收藏作为财富和品味的象征,中国的富人看到欧美富人都有艺术收藏,并开始涉足;博物馆的蓬勃发展,譬如中华艺术宫或许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今年中国有360个博物馆开幕,接近每一天都有一个博物馆开幕;其次是文化遗产,很多中国人都希望把流失到海外的文物买回来;再有就是投资上的潜力,曾梵志作品2004年第一次在拍卖市场出现的时候,只有12000美元,但在2008年他的面具系列作品拍到了960万美元。

《21世纪》:中国收藏家是否有足够的自信去参与到世界顶级艺术品的拍卖中,而不光光只限于中国书画、瓷器、当代艺术的门类,他们的收藏品味在近些年发生了哪些变化?

高逸龙:越来越多的亚洲顾客参与各个品类的竞拍,包括家具,大师级作品,印象派和现代艺术,战后及当代艺术。在纽约和伦敦注册的亚洲顾客数量在2012年的上半年增加了31%。来自大陆,台湾,东南亚(如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的藏家是亚洲收藏市场高价拍品的主要购买者。就中国藏家而言,这种趋势很容易理解。当一个国家的财富增加的时候,人们就会很自然的把目光投向艺术。中国藏家日渐关注国际艺术市场,并且开始购买全球杰出艺术家的优质作品。他们十分清楚自己的需求,对于全球艺术市场有更深的了解。香港买家也在迎头赶上。在最近的季节拍卖中,香港藏家的数量也有所增加。主要集中在中低价拍品领域。我们不仅看到在中国利润的增长,我们还看到在其它的几个主要关键市场如纽约和伦敦,对于亚洲艺术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21世纪》:未来中国艺术市场的这种全球第一的趋势(交易规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还能延续多久?在这个艺术生态中,还存在哪些不合理的因素?对未来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判断,高先生还有哪些看法?

高逸龙: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一直都是稳步上升的。在这一背景下,值得注意的是,亚洲藏家的品味日趋成熟,越来越看重拍品的质量。事实上,藏家只会响应那些珍贵的、定价合理且出处明确的艺术品,而对于低劣的艺术品则不予理会。全世界对于艺术品的兴趣和鉴赏力不断上升是收藏领域日臻成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此外,中国藏家日渐关注国际艺术市场,并且开始购买全球杰出艺术家的作品以及优质藏品。随着越来越多的本地拍卖公司加入到竞争行列,中国内地艺术市场也日益繁荣。我们对中国艺术市场非常有信心,作为中国艺术市场发展引擎的香港也势必发展得越来越好。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客观冷静地看待目前的现状。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显著,在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内建立起了专业的管理模式和规模。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欧美的艺术品市场仍然更加的成熟。

高逸龙 (Francois Curiel)

佳士得亚洲区总裁

高逸龙于1948年在法国出生, 2010年1月,他被委任为佳士得亚洲区总裁,驻任于香港,并与其他六名全球高管一起领导佳士得集团国际管理团队。他定期在欧洲、亚洲及美洲的拍卖中执槌,常被媒体称为当今全球最伟大的拍卖师之一。

 


【编辑:赵丹】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