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求突破——2012年中国艺术教育回眸 2013-01-04 11:13:48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杨 迪
伴随着艺术教育的快速发展,师资队伍建设滞后的问题开始暴露出来,成为制约一些院校艺术专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师资缺乏成为各艺术高校的普遍问题。另外,由于吸引力和竞争力总体不强,艺术职业院校要引进人才,尤其是专业带头人、学科带头人这样的紧缺人才,难度相对更大。

蓝皮书解读2012就业情况

2012年6月,由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在京发布,对2011届大学生的就业状况进行全面分析。蓝皮书显示:本科与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差距持续缩小;2011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为2766元,比2010届增长了287元;2011届大学毕业生为608.2万人,按比例推算,有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约70万毕业生处于低就业状态(学非所用)。

从就业专业来看,2011届毕业生就业率最高的50个专业仅有影视艺术技术一门艺术类专业;表演、传播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4门艺术专业登上2011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50个高薪职业榜单;2012年中国大学“红黄绿牌”专业名单中,动画、艺术设计、美术学3门艺术类本科专业上榜,这3门专业失业量较大、就业率低,且薪资较低。如动画专业是供大于求、人才培养质量达不到产业的要求造成的,一方面应届毕业生找不到专业岗位,一方面企业招不到合适人才,此专业也不幸登上2012年度就业前景最不看好的本科专业之一。

艺术教育遭遇师资之困

伴随着艺术教育的快速发展,师资队伍建设滞后的问题开始暴露出来,成为制约一些院校艺术专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师资缺乏成为各艺术高校的普遍问题。另外,由于吸引力和竞争力总体不强,艺术职业院校要引进人才,尤其是专业带头人、学科带头人这样的紧缺人才,难度相对更大。在从注重规模扩张转向注重内涵发展的今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整个艺术教育界绕不过去的问题。

2012年8月,国务院公布《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当前我国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队伍结构不尽合理,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有待完善。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要求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专家建议,加强艺术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应该加大师资的培养、引进力度,将教师专业化问题尽早提上议事日程。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包括教师的学科技能专业化、教育理论素养专业化、教师技能专业化和教师品质专业化。艺术院校要组织老师开展研究,让他们从教学的实践者转变为教育研究者,以推动整体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贫困地区艺术教育薄弱

中国扶贫基金会在2012年4月发布了《部分贫困地区音体美教育状况调查报告》。该报告对贵州、广西、青海等中西部内陆经济不发达省区47所学校的2000多名学生和47名校长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报告显示,贫困地区学校的音体美教育资源匮乏,远远跟不上学生需求,极其缺乏文体设施,专业的艺术教师也相当缺乏,艺术教育形式和内容也简单得让人担忧,再加上一些地方对艺术教育重视不够,艺术教育几乎是名存实亡。

贫困地区艺术教育的薄弱进一步拉大了城乡、东西部的教育差距,使贫困地区的农村学生在将来的竞争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想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加快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引导各地中小学彻底改变“主课”与“副课”的观念。

同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 》,要求省级财政和教育部门加大义务教育经费统筹力度,优化教育支出结构,均衡配置音体美器材等办学资源,经费安排上要重点向农村、边远、民族、贫困地区倾斜,向义务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对艺术教育的投入力度,只有这样,才能逐步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落后现状。

高职院校生源危机持续加深

2012年,高职院校招生再度遇冷,根据各地招考部门陆续公布的数据,山东、广东、河南、河北等省份均出现了招生难现象。

导致生源危机的原因,教育界出现了两种解读:一种说法是重点高校“掐尖”、专科学校“保量”,近几年高校争抢生源一年比一年激烈,说明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优质生源有限、高教资源相对过剩的时期,高等教育“买方市场”已经形成;另一种说法是适龄人口减少、留学人员增加、中等职业院校分流、有些学生放弃高考等原因促使生源危机持续加深。

教育专家指出,生源紧缺可能让一些高校面临艰难处境,但对教育事业来说,却是一个转型良机。生源大幅减少,将带来高等教育市场的洗牌。一批招不到学生、不注重师资队伍和基本教学条件建设、管理跟不上、就业不受社会认可的高校将面临淘汰。高职院校应当尽快加强内涵建设,实现差异化竞争,培养特色专业、优势专业,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教育部颁布新目录、新规定

2012年10月,教育部正式颁布实施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将2011年已修订的艺术学门类落实到了新目录、新规定中。自2013年起,普通高等学校的招生计划和招生工作将按新目录执行。

本次颁布的新目录将学科门类由原来的11个增加到12个,新增了艺术学门类,下设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5个专业,专业类由原来的73个增加到92个,专业由352种基本专业和154种特设专业构成。新目录保留了一批学科基础比较成熟、社会需求相对稳定、布点数量相对较多、继承性较好的专业,调整了一批内涵不够清晰、名称不够规范、区分度较小的专业,增设了一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改善民生急需以及应用性强、行业针对性强的新专业。

将艺术学“自成一户”,难免会有不具备开办此专业条件的院校仓促上马、乱设专业,会不会引发缺乏理性的艺术学专业热潮,需要有关部门高度警惕。如此设置是否切合实际、是否遵循科学规律,尚在观望中。

将出台新的艺考改革文件

教育部在2011年就出台了关于规范艺术类招生工作的文件,该文件提出将艺术类文化课录取分数线提高5个百分点。由于提分幅度较小,对于提高艺考生整体文化素质的作用不是太明显。仅靠考前突击专业课应付艺考的考生越来越多,提高艺考生文化素质,是促使艺术类招生再改革的主要原因。

2012年11月,文化部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教育部已经就艺术类招生模式改革开过多次研究会议,将会出台新的艺术类招生模式改革的相关文件,主要解决目前艺术类考试结构的问题,加大文化课分数在艺考录取中的比重。同时,解决我国当前文化人才总量不足和人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相关阅读】

中国美学教育刻不容缓

让文化艺术走进课堂 让学生品味艺术人生

 


【编辑:文凌佳】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