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期的《艺术市场:“柠檬市场”的例外》中,我们讨论了艺术市场中长久存在的“切糕”现象。“切糕”现象主要是指劣质产品在市场中卖高价的现象。事实上,在艺术市场中,这一现象已经长久存在并如永动机一般有永久持续下去的势头。这与阿克洛夫所描述的“柠檬市场”中的状况截然相反。按照“柠檬市场”的理论,当市场各方对产品信息的了解处于严重不对称的位置,而市场中又没有可信赖的中介机构时,买方由于无法评估商品而不愿出高价,优质产品因此惜售而逐渐退出市场,次品则逐渐充斥市场,最终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结果。在某些极端情况下,市场在这个过程中甚至会萎缩。
一种解释认为,艺术市场中的“切糕”现象只是“柠檬市场”的一个阶段。即按照“柠檬市场”的理论,艺术市场由于“切糕”充斥,最终会使得市场出现突然萎缩的情况。
但是,我们更倾向于认为“柠檬市场”并不能很好的解释在艺术市场中所发生的事情。信息不对称,中介机构不完善,次品量价齐升的情况长久存在,它满足“柠檬市场”理论的几乎所有限定条件,但是却与“柠檬市场”的结果背道而驰。我们认为这种结果基于两个原因:艺术市场是一个成长性的市场;并且艺术品具有奢侈品的炫耀性功能。
成长性市场与成熟市场最大的不同在于市场始终处于一个动态的平衡之中。在成长中出现的所有问题都是属于某一个时期的暂时性问题,而这些问题也会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而得到不同程度的解决。其中的一个解决办法是,当市场发展到下一个阶段时,这一问题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变相地看,它就被消极地解决了。唯一的条件是,市场的发展足够迅速,以至于超过问题本身腐化的速度。正是这种成长性市场才催生了大量的“切糕”式商品。
而另一方面,艺术品所具有的奢侈性炫耀功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艺术市场走出“柠檬市场”的陷阱。买方信息缺乏,中介机构不完善,使得市场中的大多数人不能对商品的真假做出判断,而唯一可以判断的依据就是成交价格。次品因此得以卖出高价。
但是,一个市场应当具有何种成长性,成长的速度是多少,如何超过问题发酵的速度,以及成长性与炫耀性占比多少,仍然要打一个问号。
【相关阅读】
【编辑:李洪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