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艺术引入课堂引发争议——行为艺术能否开启智慧之门? 2013-01-15 11:23:11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胡航宇
日前,行为艺术正式进入四川美院的课堂。一直备受争议的“行为艺术”,如今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进入高校课堂,引发各方关注。岁末年初,在四川美术学院一个约8平方米的玻璃橱窗里,新媒体艺术系的一场特殊考试正在进行。

□事件回放

日前,行为艺术正式进入四川美院的课堂。一直备受争议的“行为艺术”,如今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进入高校课堂,引发各方关注。

岁末年初,在四川美术学院一个约8平方米的玻璃橱窗里,新媒体艺术系的一场特殊考试正在进行……

胡燕子一身黑衣,缓慢地移动身体到玻璃橱窗前,划破手指用血在玻璃上写下“想你”,哈气至字迹模糊……前后不到10分钟的行为艺术作品《我想你》赢得了场外一片惊叹声。

紧接着,27个作品一一亮相。从下午2点一直到晚上11点结束,现场展示的学生十分投入,观众也乐此不疲。

课堂:感知丰富创作手段

去年下半学期,新媒体艺术系新开了一门新课——行为艺术,引来了众多关注。

“过去行为艺术被妖魔化得比较厉害,而针对行为艺术当中的观念和智慧关注得比较少。”新媒体艺术系副主任张小涛介绍道。

据悉,在一些西方国家,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行为艺术就已经作为主流艺术类型被纳入高等教育课程当中。从2002年开始,行为艺术也以讲座的形式出现在国内的一些高校,而四川美院还是第一次尝试。

学校目前在新媒体艺术系二、三年级开设了这门课,并请来了国内知名艺术家周斌、陈默、辛鑫、杨志超为学生们上课。

“授课内容都是教师们自己制定的。”教师周斌说,行为艺术自出现到现在,都是一种拒绝定义的艺术方式,它往往采用最新的方式进入最新的实验领域展开创作。

在课堂上,学生收看大量有关行为艺术史以及国外行为艺术家的视频资料,从中了解行为艺术发展的历程,通过阅读、讲解、讨论、练习、创作,了解行为艺术丰富的创作手段和方法。

学生:从懵懂到热衷

开课时很多学生也有疑惑:内心的东西为什么要表演给别人看?

经过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从第一节课只有一半的学生来听课,到一个多星期后,全班学生都积极参与并学得十分投入。学期结束了,两个班的学生纷纷准备作品参加《橱窗》行为艺术教学汇报展。

李雪林《归》、李伦福《梦游》……都让观众大饱眼福,用学生马筝和冉英力的话来说就是:“淡定的人也会紧张,欢乐的人也会严肃,内向的我们都很有范儿。”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姚晨对艺术的宽容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她说,自己是学摄影的,现在学会用更多的方式、更多的手段来表达思想。

“绝大多数学生基本没有可能在将来从事行为艺术创作,但经过了这样的课程后,他们已变得更自由、更开放、更自信、更懂得交流,而这将有益于他们在未来从事任何事。”张小涛说道。

观点:全方位看待艺境

新媒体艺术系副书记胡刚说,现在行为艺术课还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有人认为行为艺术晦涩难懂,很多作品不知所云。还有人认为,行为艺术追求自由独立的本质会因进入学院而被改变。

2011年中央美院就在行为艺术的教学方面做了计划,2012年开设了行为艺术方向的专业,并且正式亮牌招收行为艺术研究生。

中央美院吕胜中教授认为,行为艺术已经成为当代艺术不可或缺的形式,高校课程就应该纳入进来。国外高校很多课程都会涉及身体语言、身体表达等,跟行为艺术如出一辙,这已经成为综合课程的重要内容。

吕教授认为,通过课程的开设,只会越来越规范,越来越专业。学生也会在艺术语言上有一个更专业的态度。

【相关链接】

蔡青:行为艺术课应得到广泛普及

王南溟:行为艺术课程应观念先行

【第九日话题】第18期:行为艺术该不该纳入艺术课程?  


【编辑:江兵】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