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新兴经济,临汾艺考经济已形成产业链,初步估算已带来上亿元经济收入;同时,也对当地第三产业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炸鸡柳、烤肠、煎饼果子……在山西师范大学东门口,各色各样小吃摊前挤满了人,附近的商店日营业额也翻了两三番……1月29日,艺考已持续半个多月,艺考经济仿佛“冬天里的一把火”,催热了临汾市区尤其是师大校园周边相关服务行业。
记者连日采访发现,临汾艺考经济已形成产业链,招生学校收取报名费、考前专业培训班、考后文化课冲刺班、形象设计店、打字复印店、照相馆、考点周边的旅馆、餐饮、艺术专业用品商店、出租车等全都享利。
山西师大东门口,正在做煎饼果子的李师傅乐呵呵地说:“今年艺考生特多,考生们买个煎饼果子垫垫肚子,又接着赶考。我每天早上七点钟出来,晚上九点多才能回去。以前每天卖一百多元,现在一天卖四五百元。”
不仅小吃摊火爆,便利店生意也好得很。店员小王说,每天营业额翻番,生活用品和零食走得很快。
经营化妆、发型等形象设计的商家也赚了不少考生的 “面子钱”。某彩妆店化妆师李婷向记者透露:“很多艺考生在面试之前都要化妆、做发型,为自己的形象加分。从早上六点到下午五点,小店几乎 ‘不断电’,最多时候一天化了50多个,半个月进账上万元。”
师大校门口,每天出租车和人力车也排得满满的。出租车司机靳师傅说:“天气冷,考生不管远近几乎都坐车。”
酒店业更不用说了。一名叫“我走以后”的网友在百度贴吧爆料:“艺考太热了,我回临汾办事,常住的几家宾馆全没房。”师大周边的酒店,甚至家庭小旅店客源滚滚,收入节节蹿高。考生和家长会在考点附近连续住上几天,有的甚至要住半个月。
据初步估算,如果艺考生平均每人花费5000元,半个月来,来自省内外的艺考生和家长的消费已给临汾相关服务业带来上亿元经济收入。
山西师范大学教授张崇康说,艺考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经济,具有周期性和爆发性,在短时间拉动了临汾第三产业,火了相关服务业,成为临汾转型发展的一朵奇葩。同时,也对临汾第三产业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相关服务行业进一步规范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不论怎么说,艺考经济,为临汾寒冷的冬季添了一把火。
【相关阅读】
【编辑:文凌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