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艺术的神圣化想象 2013-03-02 16:19:31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菲利克斯·托雷斯
我的好友沈志文教授,上月在美国纽约紧邻曼哈顿的艺术广场,举办了主题为“镜头中的世界自然遗产,黄石”摄影展,用他独特的镜头感,向观众诠释了大自然神圣化的艺术感染力,我受邀欣然前往,并写下了这篇观后感。

上古胴体

上古胴体

冰火交融

冰火交融

——一个中国摄影家眼里的大自然遗产

我的好友沈志文教授,上月在美国纽约紧邻曼哈顿的艺术广场,举办了主题为“镜头中的世界自然遗产,黄石”摄影展,用他独特的镜头感,向观众诠释了大自然神圣化的艺术感染力,我受邀欣然前往,并写下了这篇观后感。

沈志文教授多年来,以上海、巴黎、纽约三大国际大都市为轴心,遍访艺术宝藏于三十多个国家,足迹所至,眼界开阔。我则一直热衷于从东方艺术家的眼中研究西方艺术文化这样的交流活动,由此与他结识。此次黄石专题摄影展,就是他自然艺术创作的一次尝试,也是他用中国人的镜头对西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行的一次解读。

黄石公园是世界最大和最早的国家公园,被列为世界自然保护遗产,它最吸引人的就是其完全原生态的环境。黄石丰富的地貌和奇异的景观,给艺术家们带来了无尽美的感受和创作灵感。但美在自然界中无论显得何等瑰丽,却总是偶然的。自然在具有艺术家眼光的人的观察里,才表现为美,并且只有经过人们的再创造才能升格为艺术的美。正是这种再创造的能力让沈志文教授赋予了黄石独特的魅力,也让其摄影作品区别于他人的呈现。

想象力是再创造能力的基础。人的个体本能非常有限,譬如大漠的沙粒,沧海的滴水,面对大自然的伟力,渺小而孱弱。然而,人的心智却包罗万象,四通八达,上接天下纳地,焕发着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艺术家在现实世界中获得生活阅历和情感体验,从对大自然的观察中汲取养分和开拓眼界,运用想象力,把在社会实践中看到的客观事物,恰到好处地熔铸到艺术作品中。沈教授的再创造,往往带有明显东方哲学的印记。

比如一幅名为《天眼》的作品中,土地表面由地热形成的一汪彩色泉眼,在沈教授的想象中,变成了上天的眼睛。我知道在中国人的传统里,认为天最大,所谓天意不可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天眼》表现的是一个自然景观,但神圣化的处理手法,使得作者把对大自然的赞叹和敬畏都融入到作品中,让观者感同身受,印象深刻。

沈教授向我介绍说,年轻时大量进行新闻摄影和纪实摄影,现在又选择以大自然为题材进行艺术摄影,还是出于中国文人骨子里的山水情怀。古代中国文人大多寄情于山水间,不少山水画作和诗句,在描绘美景的同时,多有托物言志之目的。如今,科技的发达让文人们多了一种表达诉求的方式。而他拍摄黄石公园也是处于对当今环境恶化的忧虑,希望能用镜头传递自然美,用艺术激发心灵美,唤醒更多的人,投入到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列中去。

人类的艺术创作源于自然又归于自然。我非常期待看到沈教授更多用镜头和自然对话的艺术作品。

(作者为法国著名出版人、历史学家)

翻译 张艺华

【相关阅读】

知名女性摄影家简扶育 用摄影诉说13位名女人的故事

Beijing & New York 时差——郑连杰的纽约北京双城记

摄影家协会拍卖摄影作品为脑瘫女孩筹款

【编辑:李洪雷】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