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校招生催热艺考“经济” 2013-03-04 14:32:39 来源:渤海早报 作者:闫晓茜
3日起,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的三试已正式拉开大幕,留下的404人为最终的75个名额相互“拼杀”。其他艺校的招生工作也都即将进入尾声。艺考大潮中,火热的不仅是考生们对梦想的追求,还包括依托艺考而衍生的一系列收费行业与项目。

3日起,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的三试已正式拉开大幕,留下的404人为最终的75个名额相互“拼杀”。其他艺校的招生工作也都即将进入尾声。艺考大潮中,火热的不仅是考生们对梦想的追求,还包括依托艺考而衍生的一系列收费行业与项目。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招生已于昨天进入三试,经过之前激烈的竞争,404名考生将为75个名额进行最后的角逐;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的复试也已结束,从9700名考生中甄选出的675人里,只有50人能等到被录取的好消息。虽然结果不同,但这些考生都走过了同样的路,那就是为与艺考有关的各个行业带来了“经济增长点”。

以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学校表演系的考生为例,大到学费动辄上千过万的培训班,小到守在考场门口为表演系考生梳头的理发摊儿,都成了“日进斗金”的行业。大部分学生都会在考试之前报一些培训班,这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然而对艺考生来说,他们参加的培训班,学费要高出普通培训班数倍。一位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的考生透露,由于自己没有表演经验,在考试之前报了表演培训班,3个月的学费高达12000元人民币,为了复试的才艺展示环节,又专门找人学了唱歌,花费同样过万元。对另外一些一直学习艺术的考生而言,文化课又成了他们砸钱的项目。然而不少考官却直言,这些考前突击学来的东西在考试面前会显得十分肤浅。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主任郝戎就指出,很多考生都带有很重的模仿痕迹,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每年艺考,中戏附近都会有不少艺考培训机构招揽生源,实际上学校并不主张考生参加培训。”

“艺考化妆”、“艺考盘发”、“造型设计”……在北京一些考点门口,不少店面挂出了这样的招牌,还有一些专人在发放名片。尽管近年来以中戏为代表的表演专业,对考生素颜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不少考生还是会选择“钻空子”,让化妆师给自己设计一些不容易被看出来的淡妆,或者根据自己的整体气质设计服装、发型等。这样的花费最低都在200元左右。甚至有考生会在艺考前进行微创整容,如开眼角、瘦脸、割双眼皮等。根据一家整形医院的报价,这些手术起价都在3000元以上。

此外,考生们的住宿费、生活费也都是“艺考经济”不可缺少的部分。从报名到初试,再到等成绩,有实力和幸运的考生还要等待复试,在中戏附近住上十天,住宿费就要3000元以上。有考生家长直言,一次艺考就是一次高风险投资,拉动别人的经济,却不知孩子的未来能收获多少。

有句话形容竞争激烈,叫“削尖了脑袋往里钻”。而如今形容表演系的招生,就变成了“削尖了颧骨也要挤进去”。有网友笑言,再淡的妆进考场之后都能用一张湿巾抹掉,但以后要是整容成了平常事,考场门口还得摆一台X光机。近年来为什么艺考、特别是表演系越来越热?有人说是娱乐产业太发达,明星效应让很多年轻人看在眼中、羡慕在心中,倒也不无道理。为了登上属于自己的舞台,站在属于自己的镜头前,他们选择了这样一条耗费精力和金钱的求学路。

因艺考而催生的产业链或许是“存在即合理”,但越来越多的孩子一窝蜂冲向艺考又是否合理呢?曾培养出赵薇、黄晓明等人的北影“明星班主任”崔新琴说得好,一开始就有机会成名的人,几率实在太低,而她的学生之所以很多人都成了明星,就是因为他们有毅力,能坚持。所以,对落榜的考生而言,坚持应源于内心对表演的热爱,这热爱或许不一定要通过一次次复读来体现,因为条条大路通罗马,是金子早晚会发光。而对拿到“梦想入场券”的年轻人来说,“娱乐圈是个大染缸”的话谁都知道,是成功还是成名?是好名还是恶名?之前的金钱投资输赢都是小,以后的人生如何投资,才是真正要把握住的。

【相关阅读】

六成艺术毕业生“弃艺”转行

艺考渐进尾声 考生多想当明星不想当艺术家

【编辑:徐瀹槊】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